你是否惯出了孩子的“玻璃心”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7/9/13 8:24:49 | 400次浏览
你是否惯出了孩子的“玻璃心”
【一】
近日,有两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分开看,是两个不同的新闻,但放在一起看,就没那么简单:
第一件是9月2号晚,在安徽某地,消防员从河里救出一名少女。
据消防员说,女孩是因为太爱玩手机,很晚还不睡觉,妈妈一生气,把手机没收了。
两人发生了争吵,随后女孩走出家门跳河。
女孩会游泳,但没有能力游上岸,呼喊求救,幸好消防员赶到,才把她救上岸。
无独有偶,同一时间还发生了另一件事:成都一位8岁的小女孩,因为家长不让看电视,一时赌气,从21楼跃下,坠落在小区后面的树林里,生死未卜。
两起事件中,一边是妈妈收了手机,一边是家长不让看电视,与家人发生争执后,两个小姑娘都没有保持冷静,冲动之下选择了轻生。
家长们会觉得很委屈:“不就是不让看电视,不让玩手机吗,这么大点儿事儿,至于吗?”
对正常人来说,确实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但是对这两个女孩来说,已经足够让她们“想不开”。
究其原因,是孩子患上了“人际关系敏感”症,通俗地说,就是“玻璃心”,当受到打击时,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
【二】
玻璃心原是一种网络用语,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样易碎,用来形容对方的语言或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随着时代进步,“玻璃心”成了一种现代人太在乎自己感受的矫情病,越来越多的儿童也患上了这种病。
心理学家调查证明,我国有46%的儿童,不同程度的患有“玻璃心”。且家庭条件越好的孩子,越容易玻璃心,原因是这些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分的宠爱溺爱。
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对孩子来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和满足心理。
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会误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过分相信自己的召唤力,一旦要求不被满足,召唤力失灵,就会产生极度挫败感。
而过分的召唤力就是产生玻璃心的根源,孩子们习惯了呼风唤雨,习惯了高高在上,一旦召唤无效,便会坠入深渊。
国家开放二胎后,很多夫妇都选择生二宝。原本全家人围着老大转,现在有了新宝宝,减少了对老大的关爱,老大原本高傲心理就受到了冷落。
在武汉市,有一对夫妇生了二胎,其乐融融的享受着二宝带来的惊喜,对大女儿的疼爱骤减。
一次妈妈洗澡,让女儿帮忙照顾一下8个月大的弟弟,过了一会儿,妈妈听到“砰”的一声,急忙跑到房间,看到女儿目光呆滞地站在阳台上。
而尚在襁褓中的弟弟,被她亲手从8楼扔了下去。
无独有偶,有网友在网上晒出自己写的《保证书》,向女儿保证,永远第一喜欢“大宝”,得到了“大宝”的允许,才可以生二胎。
还看到另一个帖子,一位妈妈已经怀孕4个月,大儿子还不允许妈妈生二胎,不学习,打游戏,摔家里的东西,扬言以后要摔死二胎。
这些大宝都是被过分宠爱,筑起了玻璃心,突然受到冷落,无法自我调节的他们,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心理学家表示,孩子患上玻璃心所产生的危害更大,他们一直享受无微不至的关爱,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突然有一天要求不被满足,孩子调节能力弱,不能及时作出调整,只好积压在心底。
当积压过多爆发时,就做出了比成年人更可怕的事情,包括自杀和报复他人。
【三】
8月,安徽省宣城市发生了一起人命案,出警几个小时后警察就锁定了嫌犯,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凶手正是死者未满14岁的儿子。
母子两人平日里没有矛盾,母亲对儿子很好,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 这次是因为母亲不让儿子玩手机,被惹怒且没能调节好情绪,冲动之下的儿子,将匕首刺向了自己的生母。
和上述事件类似,原本一个很小的矛盾,常人都会大事化小,但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玻璃心作祟,酿成了大祸。
原本一个未满14岁的少年,因为一次冲动,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原本一个美满的家庭,因为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分崩离析。
显然,有玻璃心的孩子果真不能受到伤害,无论是家人父母的指责呵斥,还是陌生环境的突发事件,他们脆弱的心灵都难以承受。
大学时有一个同学晓玮,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
大学报到那天,全家上上下下来了十几口,原本狭小的宿舍挤满了人,其他室友只好出去,等家人帮他铺好床铺,整理好衣帽鞋袜离开后,才得以回到宿舍。
大学期间晓玮各种玻璃心,同学聊天不能有指向性,朋友不能针对他,但凡受到一丁点儿伤害,他就会变得心情低落,暗自伤感,不与人交流。
毕业后,晓玮去了好几家公司,都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上班好伤心,所有人都针对我”。
其实他所谓的“针对”,不过是一些常见的公司文化,就是因为他太“玻璃心”,遇到事情时,抗击打能力弱,索性请假不去上班,次数多了,公司就把他开除了。
毕业几年了,晓玮还闲赋在家啃老,蓬头垢面连家门都不敢出。
父母的极力满足,让晓玮从未受到过打击,抗击打指数也为零。
在家时有父母的呵护,但是走上社会,没有人再呵护,当伤害突如其来时,猝不及防,心灵便像玻璃一样,一击便碎。
中国有句俗语说“做种要晒干”。做种子就要晒干,不然就不能发芽,子女教育也如此,小孩要让他成材,就不能让他呆在温室里,不能过分宠爱。
如果因为过分宠爱惯出了孩子的玻璃心,那么终有一天,它会碎裂一地。
【四】
出于各种原因,当代家庭对孩子的疼爱泛滥成了溺爱。殊不知,无限溺爱孩子的同时,也会使孩子的心理畸形成长。
一味的满足,只会导致孩子索取更多,当你想拒绝时,发现早已骑虎难下。
病态式的教育方法,终将会教出有病态心理的孩子,玻璃心就是最为明显的一种。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每一对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要先审视方式是否正确,给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
预防治疗孩子的玻璃心,知乎网友@樊潇潇总结了几点:
1,你的世界观影响孩子的世界观。
你怎么看待世界,孩子就怎么看待,有玻璃心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有玻璃心。
你认为老师的批评是针对,孩子就会对老师心生怨恨,你认为是在纠正错误,在帮孩子“砍树杈”,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能长成参天大树。
2,适当疏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常常以为,小孩子不应该有坏脾气,他们的坏脾气就是不懂事、不听话,其实不然,小孩子也会生气会郁闷。
我们成年人有很多倾诉对象,而孩子除了父母,很少有其他情绪支持者,不妨做孩子的一个知心朋友,帮助疏导他的不良情绪。
3,父母遇事风轻云淡,孩子才会处变不惊。
有些父母遇事感觉天塌了一样,本能的想要躲起来,这样行为的影响下,孩子也会产生遇事逃避的心理。
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尤其孩子在身边时,给孩子树立一个遇事不怕事的榜样,孩子才会有一个坚强的内心。
4,最爱孩子的方式,是放手让他飞。
无论有多疼爱孩子,都要懂得放手。对孩子的百依百顺,其实是在害孩子,在家长羽翼的保护下,很难飞得高。
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未知的事物,遇到挫折困难,正面面对困难,“玻璃心”才能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