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心是不是注意力缺陷?医生:确诊需干预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7/9/7 8:57:22 | 282次浏览
孩子分心是不是注意力缺陷?医生:确诊需干预
开学季,家长们的焦虑来自各个方面。其中,一些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站不定、坐不定,特别容易分心”的性子。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与年龄大小有关。有些家长以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因为年纪小、学习习惯还没养成;有些家长开始焦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资料图资料图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王瑜指出,对于孩子的“分心”,家长不要急着贴标签,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对孩子的功能造成影响,例如影响到学习成绩、干扰课堂纪律,影响到伙伴关系等等,应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评估。如果确诊是注意力缺陷,需要尽早干预治疗。
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学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ADHD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ADHD常共患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情绪障碍及适应障碍等,对患者的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目前,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确定,主要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
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的一个症状,目前大概有5%的孩子存在注意力缺陷的问题。王瑜医生解释,并非所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的孩子都是多动症。也不是家长、老师觉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注意力缺陷。在临床上,要确认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问题,需要的专科医生的评估,而不是凭感觉。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症,但实际上孩子在学校挺好的,学习成绩也不错,那就不是注意力缺陷。如果孩子因为没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到功能,例如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波动大,家庭作业完成地很慢,扰乱课堂秩序,建议到医院就诊。”王瑜说。
在儿童医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专病门诊中,的确有一部分孩子是老师建议家长带来看病的。家长常有的问题是:孩子玩的时候挺用心的,就读书的时候会分心,应该不是注意力缺陷,只是没兴趣吧?
“注意力分成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王瑜医生解释,玩游戏不分心是因为游戏本身就具有吸引人的特质,属于“被动注意”。但读书不一样,读书需要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集中注意力,这是“主动注意”。这时候,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就没办法做到。即便他有这个想法,但大脑可能也不听他使唤。
不建议自主用药
虽说,现在确诊注意力缺陷后首选药物治疗,但王瑜医生并不赞成家长自主用药。
临床上也遇到过一些家长,孩子还没带到医院看过,药倒是已经吃过不少次。尤其是考试前,为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就给孩子吃药。虽然,偶尔吃一两次药不会有大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孩子容易分心并不都是注意力缺陷的问题,一些其他神经系统的疾病,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正确的做法是到专门的科室做检查,确定原因后再考虑怎么治疗,而不是自行用药,以免掩盖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耽误治疗。
说到药物治疗,不少家长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是否会形成药物依赖。针对这个问题,王瑜医生坦言,注意力缺陷的药物治疗方案的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并非依赖,而是“必要”。就好像近视眼一样,眼镜必须戴,因为不戴就看不清。注意力缺陷也是如此,有些孩子因为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神经递质失衡,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情况下,目前可以改善的方法就是药物。
当然,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青春期后,随着大脑发育完善,注意力缺陷这个问题会自行改善。 “可这就变成一个被动等待的过程,青春期前落下的又如何补上?”王瑜医生认为,在药物没有严重副作用的前提下,以此改善孩子注意力缺陷的症状并无不妥。是否需要用药,医生会有一个专业的判断。一般用药的孩子,一年后会再做评估。
当然,药物治疗之外也可以做一些辅助治疗,包括行为矫正训练、父母、教师培训、心理咨询辅导等。“儿童医院儿保科医生每个月都会为多动症儿童家长的家长做健康讲座,告诉家长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的表现和危害,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和家庭干预等等。”王瑜医生说,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大家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