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显微镜>>三味书屋>>阅览文章
朱皇帝如何让凤阳十年有九年荒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7/5/24 9:38:19 | 274次浏览

朱皇帝如何让凤阳十年有九年荒

据清人记载,乾隆年间的凤阳歌词是这样唱的: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街坊。(赵翼《凤阳丐考》)

上面的花鼓词大约在明中后期形成。那么为何会说“凤阳原是好地方”,又为何要说“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为何人们会唱“凤阳原是好地方”

自从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能使得家乡迅速脱贫致富,他动足了脑筋,利用自己的权力抬升家乡、建设家乡、美化家乡。

在政治上他提升家乡的档次,建造新宫新城,并有过将其做大明都城的想法。凤阳原本是一个乡间旮旯,但自从洪武二年定为大明中都后,它迅速成为大明的第二政治中心,并开始集中全国物力人力财力进行凤阳的建设,直追南京城的规模,有宫殿、庙宇、国子学、钟楼、鼓楼等,由此,可以想象600年前的凤阳城是何等的豪华与宏伟。这不仅仅是朱元璋浓厚的乡土情结所导致的“欲久居凤阳”的最大成功,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为整个凤阳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光环。明初还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偏僻的乡间僻壤一夜成为一线城市的例子。

在经济上朱元璋竭力扶持和发展凤阳地方社会经济。大约不少于20万的外来人口被强制迁徙到了凤阳,从事垦荒屯田与建设,这对凤阳和皖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恢复与繁荣都起到了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对凤阳采取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凤阳,朕故乡,皇陵在焉、昔汉高帝生于豊,起于沛,既成帝业,而豊沛之民,终汉世受惠。朕今永免凤阳、临淮二县税粮、徭役,宜榜谕其民,使知朕意。”凤阳,全国只有一个,老百姓种田不用交税,又不用服劳役,大明天子对凤阳真是宠爱。这还不算,朱元璋还派专员到凤阳去督导农事,兴修水利,一旦遇到什么灾荒,立即给予特别赈济待遇。

这些特殊照顾的政策和待遇,最终使得凤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了一个“好地方”。

但是歌词还唱到“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又是咋回事

按理说,朱元璋出生之地凤阳再怎么也不会变成“十年倒有九年荒”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大约是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明的君主们对老家凤阳的眷恋和照顾少了,其政治光环也愈来愈减。明朝中期,凤阳开始厄运连连,先是黄河东流改道,侵夺了淮河作为入海通道,这下淮河两岸的人民可遭殃了。凤阳就在淮河边上,自然在劫难逃。而明朝中期以后,北京城里的皇帝老爷荒唐得忙不过来,成化帝正在搞“姐弟恋”,嘉靖帝忙于“得道成仙”,万历帝20年不上朝跟郑家美女缠绵……他们哪有心思管什么老家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皇帝不管,地方官员可“管”着,不过,这些地方官管的倒不是什么赈济救灾,而是搜刮百姓,一直刮到泥土地,老百姓活不下去,赶紧出去逃荒要饭吧。因为经常有灾,又无法解决,这就造成了“十年久荒”的局面。

凤阳本地活不下去,人们只好外出要饭。要说这要饭啊,自洪武年间起,凤阳一带本地人外出要饭的本事还不如外来移民们呢,这是为什么?因洪武年间有一大批被迁徙来的江浙人,这些江浙人想当年在家乡都是有头有脸的富豪大款等中产阶级的人物,他们被朱元璋强制性、惩罚性的迁移到凤阳,如果稍有不满就要被砍头,虽然最终在凤阳定居下来,但内心充满了对朱元璋的仇恨;还有一些江浙人在老家是受人尊敬的老爷少爷,到了凤阳却成了孙子,受到当地人的欺负,于是他们愈发思念自己的故乡来。想念故乡就免不了回去看看,可朱元璋不同意啊,聪明的江浙人就学起了朱元璋当年的模样,一身破衣服外出要饭,从凤阳一路出来,成群结队,携老带幼,要饭要到南京,顺路去看看同样落难的南京亲戚,少不了问起家长里短、风俗习惯,凤阳的江浙人自然而然地会将凤阳花鼓词唱上几段。

后来时间长了,这些江浙人及其后代也学乖了,年年他们要回乡去扫墓,而自己在凤阳的家境又不好,从凤阳出来到苏松杭嘉湖,可受罪了,那时候也没有火车可爬,只好乞讨,乞讨也要有技巧,光说好话不行,来一段“凤阳花鼓词”吸引人的同情心和注意力,于是一边唱一边要,唱着唱着,便将原来的歌词给改了。因为极端仇恨朱元璋,他们就算饿死也得拉着朱元璋当垫背,于是“凤阳花鼓词”中就有了“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的江浙人世代不忘回乡扫墓,也不忘朱元璋带给他们的灾祸,于是“凤阳花鼓词”从淮河流域一直唱到太湖之滨、西湖沿岸和大江南北。(赵翼《凤阳丐考》)

更为滑稽的是不仅凤阳的外地人开始传唱这样的歌词,后来就连凤阳本地人也跟着唱了,难道凤阳人也恨朱元璋不成?事实恰是如此。朱元璋对家乡人民确实是“恩宠有加”,但他那种做法中隐含了另外的一层负面影响,这叫好心办坏事,如营建凤阳中都,光宗耀祖的是朱元璋自己,可凤阳当地的百姓为此承担了无比繁重的劳役,还有,自从这里出了朱皇帝,全国每年有多少人要来此“公干”,要来此参观学习,这些迎来送往的费用在抠门的朱元璋那里是没人敢提报销的,那只有摊派到老百姓头上。于是凤阳本地人对朱元璋也产生了不满、怨恨的情绪,跟着凤阳的江浙人后代一起唱,反正现在(明朝中后期)北京城里的皇帝正忙于情啊爱啊的,哪有什么心思来管这反动的流行歌曲,更何况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经常性的要犯,人们见多了也烦,倒不如在歌词里加上朱皇帝,炒作一下,以此来吸引施舍者的注意,更有利于行乞。于是,这歌就从明朝唱到了清朝,从民国唱到了现在。

下令修建凤阳的工程,催生出了一首著名歌曲,这恐怕是朱元璋没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