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梦想的天空
作者: 陈荣宝 | 发布时间: 2009/12/21 16:22:56 | 328次浏览
点亮梦想的天空
——创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纪实(二)
陈荣宝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提升农民的劳务经济。那么,江宁成教是如何创建农科教示范基地的呢?
一、学校概况
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是江宁街道、江宁区教育局双管单位,07年成功创建了省级社区教育中心,江宁、陆郎、铜井三所成教均为市示范成教,下设社区23所市民学校,现有专职教师 1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人 ,中专9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3人。另外,还有兼职教师17名,社区教育志愿者若干名。
二、基地创建
(一)植根农村创基地
江宁街道,尤其是街道的原陆郎镇地处江宁区的西南边陲,属丘陵山区,土地面积约86平方公里,田地面积37554亩,山林面积31620亩,总人口数27836人。这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普遍低下。但这里的农民有着对知识、技术的渴望,他们知道落后的原因是缺乏知识与技术,因而他们对农业增效、家庭增收更是梦寐以求。
学校面对现实、克难求进,大胆创新,以越位争先的思想谋划农民的出路,变现实的差距为发展的空间,让地域的劣势成为发展的潜力,把困难的压力转化为致富的动力,决心创建省级农科教示范基地,以此来点亮农民梦想的天空。于是,一个无公害绿茶生产示范基地在陆郎镇的黄龙岘建立了。目前,基地已完成了有关无公害茶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进行的无公害茶认证。
在基地建设中,学校把基地作为农民科技致富的主阵地,采取“带过来授课、走出去指导”的方式,把现有种茶户和想种茶而没有种植技术的农户请到示范基地来,进行实地参观和现场技术传授。经过不懈努力,基地平均每年进行新品种推广达2个以上,新技术推广达五项之多。通过几年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逐年扩大种茶辐射范围,目前已辐射到朱门、荷花、南山湖、上湖等十几个社区,总面积约5000亩左右。每年增加茶叶种植户100户以上,年年都有200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茶叶种植上来。近两年,基地在原制作碧螺春的基础上,又开发了龙毫、龙针两个新产品,同时在种植和管理上更具科学化、精细化。茶农的经济收入又有新的提高,使茶农们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咬定农业谋发展
学校在做好成人教育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师资优势和技术优势,长期深入开展为农服务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积极向社会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重点是无公害绿茶生产技术。
两年来,学校依托金陵科技学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先后举办种茶大户、基地示范户、辐射农户多种培训班25期。学校每年都要开展科技推广辐射活动,如利用庙会,开展农业科技咨询宣传;三、四月份聘请市讲师团送科技下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茶农手册等;冬闲,开展科技赶集活动,还因地制宜,每年挑选3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茶大户、示范户和茶艺师组成“校级讲师团”,以满足茶农急需为原则,根据绿茶季节和生产进程,机械维修等确定授课内容,课程设置按“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精心编制培训讲义,采用“边理论,边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巡回到各市民学校现场授课。培训时间,机动灵活。时间,服从培训质量;质量,服从茶农需要,以贫困劳动力转移为培养目标,最终实现茶农脱贫致富。两年来,讲师团共撰写种茶技术材料80多份,传播信息300余条,培训茶农2000多人次,年均1000多人次。
(三)、服务农民求致富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亟需转移。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实施了“三培双带”工程,即,强化对种茶大户、示范户、茶农的培训,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大户带动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基地辐射户共同致富。
1、搞好宣传发动。学校深入社区向种茶大户、示范户、辐射户宣传实施“三培双带”工程的现实意义,引导广大茶农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基地培训工作安排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实施“三培双带”工程,发展无公害绿茶,壮大农村经济和茶农增收上来。同时加强对基地创建工作的宣传,组织有关新闻单位采访、宣传基地创建进展。如省教育厅马处长、杨处长,市教育局陈副局长等来基地调研视察,我们撰写文章,在《江宁社区教育简报》上报道,在茶农及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学校进一步深化了基地建设的研究和指导,成立了江宁街道基地建设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研究实施方案,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对基地建设的研究,聘请金陵科技学院王世斌教授进行理论指导,研发出市民教育培训教材——《茶农手册》,并作为茶农培训的主要教材。
2、落实培训计划。对茶农的培训着重抓好茶农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电教网络等多种培训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中培训,使广大茶农坚定信念,掌握新技术,拓展新思路,增强致富能力。组织农村致富骨干、带头人,种茶能手组成科技服务队,开展服务,宣传致富经验,促进茶农之间的科技信息交流与实践技能沟通。
3、做好市场文章。
为了使产品销路畅通,基地成立了经纪人合作社,一般由种茶大户和示范户及基地管理人员组成,一班人马或深入市场或上网浏览各种信息,经常研究市场行情,及时掌握市场走向,保证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甚至收购绿茶鲜叶,解除卖茶难农户的后顾之忧,使许多茶农能安心从事茶叶生产。绿茶产业化、市场化,带动了一部分农民从事运输、加工、营销、餐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基地带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家电、服装、居家等方面的消费,拉动了市场的发展,农民增收,多业兴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地方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使农民人均年收入递增16%。农科教示范基地建立后,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得到了更有效的落实,我们对基地10家种茶示范户进行了调查统计,仅茶叶一项08年平均每户纯收入比07年净增28.4个百分点。
新的科技项目的推广,带动了大批农民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传统的农作物耕作已向经济农业转型,农村干部和广大种茶户一致反映:自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来,充分显示了基地的辐射、服务功能,真正起到了示范的效果,尤其是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新农村的建设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