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放大镜>>三农之友>>阅览文章
养鱼户早春改底对鳃霉防控的重要性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7/3/9 10:25:46 | 177次浏览

养鱼户早春改底对鳃霉防控的重要性

一、鳃霉的误区

误区一:对此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对鳃霉、水霉分不清,认为只在水温低的季节发生,水温高不发生鳃霉,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鳃霉属跟水霉是不同属的真菌,目前国内发现的2种类型的鳃霉即血鳃霉和穿移鳃霉,鳃霉病全年都可以发生,往往主要发生在水温超过20℃的高水温季节。

误区二:鳃霉病比较隐蔽,发病后常伴随有轻微烂鳃、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寄生虫等症状,或者是鳃霉同细菌性、寄生虫引起的烂鳃混合感染。我们按照细菌性烂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忽略了鳃霉,导致好一段时间后又大量死亡,不能彻底根治。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综合诊断是否感染了鳃霉引起。

二、发病的特征及如何诊断鳃霉病

特征一:主要发病期是苗种期,成鱼阶段很少发病。

特征二:主要感染淡水养殖品种:草、鲫、鲤、罗非、花、白鲢等,海水很少发生。

特征三:鳃霉病主要发生在有机质多的、底质恶化、污浊水质的池塘,这也是发生鳃霉病最根本的环境因素。因此针对这一点,我们建议大家早春要重视改底,水质调控,要重视改底对鳃霉防控的重要性。早春季节早晚温差大(白天有20多度,早晚只有几度),温差大容易引起“返底”、底部反酸、底部脏污进入水体使水体有机质增多;在两湖地区有很多地方前期不投喂饲料,是投喂黑麦草、油菜杆,这些青饲料未能及时吃完沉降于水底中,导致水体的有机质含量大量增加,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不及时改底,调控水质的话,就很容易爆发鳃霉病,发生鳃霉病后由于其隐蔽性,常常跟细菌性烂鳃、寄生虫引起的烂鳃混合感染,导致用药效果不佳,不能及时治愈,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这个阶段我们反而要更加重视这个改底,改底药物选择上面要选择这种氧化性、生物分解性底改产品,如池底安、底得乐(过硫酸氢钾类)、生物分解底改素(生物活菌类),从根本来氧化、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水体中有机质含量,预防鳃霉病的发生。

三、霉病发生有些什么具体症状及如何诊断?

鳃霉病诊断过程中结合鳃霉病发病的几个典型特征:

1、主要发生在苗种阶段,成鱼很少发病;

2、只有淡水养殖品种发生,海水品种不发生,

3、水体有机质多、污浊的水体是发生鳃霉最根本的因素之一,

4、往往是水温20度以上的水体发病。单一发生鳃霉的时候,肉眼观察发病鱼体表没有明显异常,而发现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局部充血发深红或贫血发白,呈“花鳃”症状,这时怀疑可能发生了鳃霉病,但是鳃霉病的确诊必须通过显微镜镜确诊,在显微镜下看到鳃霉菌丝做为确诊的标准,但是要跟黑色素细胞区分:黑色素杂乱无章,有许多分枝,像蜘蛛,而鳃霉菌丝像树枝状,有主杆,有分枝,菌丝粗丝也均匀,而黑色素菌丝大小不一。在现场用显微镜确诊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显微镜跟电视等这种低分辩率的连接显视,以免显视失真。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鳃霉。有机质含量高污浊的水体是造成鳃霉发生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我们从预防和治疗都要重视水体有机质的调节,要注意前期不要大量使用有机肥来肥水,要重视养殖前期改底,降低水体有机质的含量。

四、发生鳃霉病后治疗建议方案:

1、有条件换水的池塘换水以达到快速降低水体有机质含量的目的,换水后要使用水精灵13亩来提高鱼体的抗应激能力,同时水精灵还具有调节水质、降低水体有机质含量的功能。

2、第一天上午:水精灵一瓶3+池底安(一包23亩)或底得乐(一包810亩),下午:开水浸泡后三黄散一亩12+急症一泼停(一瓶3——4亩)

3、第二天:同第一天方案,连用2

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内服:恩沙宁+金多维+可利康(每包拌80斤料)连用35天。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是伴随着有寄生虫烂鳃的,要根据不同寄生虫选用不同杀虫剂。病情稳定后,要从鳃霉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水体有机质角度考虑,要通过改底等措施降低水体有机质,肥水不选用有机肥来进行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