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放大镜>>三农之友>>阅览文章
甲鱼健康养殖技术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4/9/26 9:36:12 | 811次浏览

甲鱼健康养殖技术

摘要: 甲鱼的健康养殖是建立在合理的营养需求、科学的养殖模式及正确的病害防治措施基础上的综合养殖技术。主要抓好人工繁殖、温室培育、池塘养殖三个阶段和种、水、饵、防等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确实降低苗种、饲料、药物 ...

甲鱼的健康养殖是建立在合理的营养需求、科学的养殖模式及正确的病害防治措施基础上的综合养殖技术。主要抓好人工繁殖、温室培育、池塘养殖三个阶段和种、水、饵、防等四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确实降低苗种、饲料、药物、人工、管理费用,提高三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人工繁殖

1.亲鳖培育

 除了从野生甲鱼中挑选优质亲鳖外,现在主要采取自繁自育的方法。为了防止因自繁鳖性早熟、近亲繁殖、种质不佳引起苗种先天不足、规格偏小、生长缓慢、疾病增多、养殖难度加大、养殖风险增大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1)不要在当年成鳖中挑选大规格的鳖留作亲鳖,应从刚孵出的稚鳖中挑选并加以培养。(2)亲鳖母本父本应来自不同区域。(3)亲鳖饲料应以鲜活饲料为主,如泥鳅、动物内脏、蔬菜、水果等。(4)冬眠时既要保持水体稳定又要定期换调部分水,防止因惊动太大或者溶氧不足、有害物质过多而发病、死亡。(5)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改良水质。(6)次年4月中、下旬,水温上升到18℃时,只要发现有亲鳖已结束冬眠,就应及时引食投饲,加速亲鳖体力恢复。

 2.人工繁殖

 (1)受精卵选择个大、有光泽、受精点明显的。(2)受精卵的排放有三种:散式、塔式、层式。从管理和占用面积角度来讲,层式、塔式优于散式,一个散式可放100枚受精卵的箱子,层式可放300枚,塔式可放350枚。(3)孵化基质可用河沙、海绵等,海绵比河沙质轻,易检查。(4)温度控制一般以2830℃为宜,温度太低孵化时间太长,温度太高又会影响后期养殖。(5)湿度控制 空气湿度一般在80%左右为宜(干、湿度相差2℃),基质湿度沙子含水量78%,海绵手拧不出水为宜,前期略干,后期略湿。

3. 出壳后管理  

稚鳖刚出壳时还十分幼嫩,不宜立即入池,应放在光滑的陶瓷或塑料盆中用清水暂养,应经常换水,及时清除脱落的脐带,1224小时后,待稚鳖脐带完全脱落、收缩后,再放入暂养池养殖。入池前应彻底剔除脐带未收好的稚鳖,这种鳖本身质量差、易染病,如共养在一起,就会增加引起传染病的机会,造成大损失,而得不偿失。在这个阶段无须投喂任何饲料。

4. 稚鳖暂养

有条件的可以暂养3050天,稚鳖暂养密度一般为50100/平方米,平均规格达25克以上后,按大小进行一次分养。值得注意的是:

中华鳖有群体稳定的特性。在稳定的群体中如果再补入新的苗种,便会引起长达35天的激烈咬斗,不仅新投放的苗种不会摄食,而且原有的群体也骚动不安,摄食量会突然下降,并极易引发疾病。因此分批、分次进苗种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

入池前一般要求进行常规消毒,消毒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度,过长易互相撕咬、抓破引起伤残,常用消毒药品有:(1)高锰酸钾 杀菌能力强,但刺激性大,浓度和时间控制不当,会损伤皮肤,而且水满过鳖体,易呛水,引起呼吸道烧伤。(2)食盐和小苏打合剂 即能杀菌又能消炎,但鳖对食盐敏感,安全浓度仅为1.1‰,所以使用时应仔细、谨慎。(3)龙紫胆(紫药水)有杀菌、收敛、愈合的作用,用3%的紫药水,1:100消毒效果较好。(4)其它苗种消毒剂应按说明书使用。同一池的苗应为同一天出的苗。

温室培育

1.鳖池的清整消毒

入池前对鳖池的清整消毒极为重要。经过上一年养殖的温室鳖池已经富集了各种致病菌及残饵、粪便等污物,要对其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鳖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掉或无沙的鳖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鳖池在使用前10天进水10厘米左右,并用10ppm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菌。

2.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其规格整齐,要求每只体重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鳖苗在放养前必须先进行体表消毒,方法是将鳖苗放在塑料盆中,用浓度为1.5%2.0%的食盐水浸泡7分钟~8分钟,且浸泡水体以淹没鳖苗背部为宜。放苗后应及时投喂,可用稚鳖饲料。第一次投喂开口饵料中最好添加10%15%的鲜活水蚤(红虫)或鸡蛋黄,方法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以减少鳖体损伤。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

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一般体重为3.515克稚鳖的放养密度为5080只/平方米;12月至元旦前后,体重为1550克,幼鳖较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540只/平方米;元旦至翌年2月,体重为50150克幼鳖的放养密度为1530只/平方米;2月至6月,体重为150克以上的鳖体放养密度为1012只/平方米。

3.温室内温度的控制

水温在3032℃内为甲鱼最佳的生长环境。当水温高于20℃时,甲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鳖体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饲料转化率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鳖体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温室内的气温一般控制在3335℃,且应尽量保持恒定。

4.科学合理的投喂

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其摄食速度加快;同时,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块状饲料投喂能减少饲料的浪费。

投喂量的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必须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投喂量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若水上投喂一般掌握投喂量在1.52.0小时内吃完为宜。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其生长的目的。甲鱼过量摄食,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一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掌握在鳖体体重的2%~4%干料为宜。

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的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故而应选择大型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素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萝卜、南瓜等,可以起到帮助甲鱼消化,降低饵料系数,增强鳖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5.水质的调控

pH 池水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水体中的致病菌不易生存;将池水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的发病机率。生产中,可以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pH值,一般用量为1520 ppm;过高的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的应激反应;也可以采取小剂量、多次使用的方法,效果较好。

水体透明度 25cm35cm为宜。

溶解氧 甲鱼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养殖水体若长期溶解氧含量不足,有可能引起甲鱼低溶解氧综合症,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养殖中,常用充气的方法改善水中溶解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质。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并注意固定充气时间,使甲鱼形成习惯而减少惊忧。

水质培养 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可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也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一般条件黑暗的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条件较好的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中有益藻类,以创造水体平衡。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操作的同时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以节约水电费用。

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有良好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显著。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采取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室外养殖

室内养到6月中下旬,外界水温稳定在26℃以上时,即可移到室外进行养殖,室外饲养管理方法与室内养殖基本相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甲鱼经过一个冬季的饲养,温室内的空气质量、水体理化因子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一定的浓度,甲鱼被迫适应室内环境,若不经过锻炼调整,直接投放到外塘时,当环境突变时就难以适应。主要表现为甲鱼上食慢,应激反应大,内脏生理机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诱发多种疾病,如腐皮病、疖疮病、穿孔病、鳃腺炎、白底板病等。所以一是要做好温度调整。转池前做好时间安排,温室提前57天时间采取逐步降温,缩小室内、外温差。开始12天可采用开门窗自然降温,然后可结合外塘水温,适当加注外塘池水降温,降温幅度以每天下降11.5℃为宜。当室内水温基本与外塘水温一致时,可将温室甲鱼投放到外塘养殖。二是要做好疾病防治。健康的甲鱼在降温前可强化培育57天,一般在饲料中添加Vc、消炎类抗生素等,防止在搬移途中弄伤感染。生病的甲鱼最好在温室内治愈后再转池,因温室环境相对稳定,治疗条件比外塘好。

2.实行多品种混养,保持水体生物多样性

多品种混养是生物防病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方法。它可以克服化学药物或抗生素长期和大量使用而产生的耐药性,又可避免因其造成的副作用和环境污染,促进各种生物互生共长。甲鱼池内可以适当种植水草、混养青虾、螺蛳、花白鲢、黄颡鱼、花(鱼骨)、银鲫等品种,以调节水质和改良底质,套养数量不宜太多,一般为2050/亩。

疾病防治

1. 疾病预防

鳖入池或平时抓捕鳖时应进行常规消毒,方法同稚鳖消毒。各阶段应根据疾病流行情况进行针对性预防。如:稚鳖期应主要预防白点病、白斑病;温室内长到200/只时应主要预防腐皮病;室内养殖后期及出温室前主要预防穿孔病。定期投喂药饵,一般每月一次,最好用中草药,尽量少用抗生素。中草药如乌敛莓、金银花、野菊花、三黄粉、鱼腥草、马齿苋、地锦草、车前草、地榆、蒲公英等有消炎解毒、抗菌的作用;五倍子有抗真菌、细菌的作用;板兰根、大青叶、穿心莲等有抗病毒的作用。同时有的中草药有多种作用。严格管理、科学投饲、控制水质。灭活疫苗注射和浸泡。  

2. 常见病的防治  

1)水霉病 症状:体表长灰白色絮状菌丝体,柔软而厚长,容易引起骚动。防治方法:①水温渐渐提高到30℃左右。②0.40.5‰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③3040mg/L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2)白斑病 症状:初期为点状斑点,而后逐渐扩大形成斑块,在水中尤其明显,镜检可见菌丝体。防治方法:①用太阳光照射。②50100 mg/L福尔马林全池泼洒。③10 mg/L漂白粉全池泼洒。④可使用成品特效药。

3)白点病 症状:体表出现白点,外突不明显,能成块揭起,出现洞穴,易引起稚鳖大量死亡。防治方法:①红霉素10 mg/L或土霉素15 mg/L全池泼洒。②庆大霉素15IU/kg体重/天口服,6天一个疗程。③可使用成品特效药。  

4)腐皮病 症状:体表溃烂,有血水渗出,严重的四肢、头颈溃烂露出骨骼,最后死亡。防治方法:①先锋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涂抹患处。②口服中草药:鱼腥草、板兰根、金银花、野菊花等60g/50kg体重.天。③金霉素、链霉素10mg/l浸浴。④口服磺胺类药物2g/kg饲料.天。

5)穿孔病 症状:背部点状坏死或穿孔达骨骼。防治方法:同腐皮病。也可用专用药品。

6)钟形虫病 症状:与水霉病相似,但钟形虫有分叉且颜色可随水色变化而变化。防治方法:①50-100mg/L福尔马林全池泼洒。②2.5%的食盐水浸浴病鳖10-20分钟,每天1次,连续2天,有一定杀灭效果。③专用药品。

7)红底板病 症状:腹甲、底板发红、发肿,甚至腐烂,露出骨板,拒食,反应迟钝。防治方法:①用1 mg/L“鳖净”浸洗后肌肉注射15IU抗菌素。②预防可用板兰根、大黄、金银花、黄芩待中草药合剂和适量VcVe

8)氨中毒 症状:四肢、腹甲发红、充血、溃烂或起水泡,病情严重时,背、腹甲边缘长满疙瘩,并逐渐溃烂,浮出水面拔水,不能下水,活动迟缓,最终拒食,直至死亡。防治方法:经常开增氧机或鼓风机充气、增氧、曝气;定期换水排污,使水质清新,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水色呈黄绿色或翠绿色。肥水有利于外塘甲鱼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