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材的解读与推荐3:肉鸡为什么没有柴鸡香?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4/1/17 8:54:01 | 219次浏览
健康食材的解读与推荐3:肉鸡为什么没有柴鸡香?
柴鸡,是我国的地方品种鸡,也叫土鸡,长得慢,全国各地有百余种。肉鸡,是从欧美国家引进的速生品种鸡。
过去吃柴鸡,但养的少,难得一吃。现在吃肉鸡,养的多,吃不限量。消费者共识,肉鸡没有柴鸡香。有一种解释是“少吃多香”,过去吃得少则香,现在吃得多则不香。“少吃多香”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人的生理感觉的确如此。
过去吃得少,越往前越少,就拿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来说吧,据统计资料,1980年中国人均消费鸡肉约1公斤。现在呢,人均消费鸡肉约10公斤。所以鸡肉的香味今不如昔。
可是,1980年的鸡大部分是柴鸡,现在的鸡大部分是肉鸡,除了“少吃多香”这个因素,柴鸡和肉鸡论香味到底有没有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柴鸡的确比肉鸡香,这是有检测依据和科学道理的。
据检测,鸡肉的香味分子,来源有三:
一是脂肪。脂肪由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中游离的亚油酸、亚麻酸容易被氧化为酮、醛、酯、醇、醚等类分子,这些酮、醛、酯、醇、醚等类分子就是香味分子。柴鸡的亚油酸、亚麻酸比肉鸡的多,因此香味分子也多,所以比肉鸡香。
二是氨基酸。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有20种,其中若干种有鲜香味,如谷氨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柴鸡的氨基酸种类比肉鸡多,有鲜香味的氨基酸种类也比肉鸡多,量也比肉鸡的多,所以柴鸡比肉鸡香。不同品种的柴鸡相互杂交,后代的有鲜香味的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更多,更比肉鸡香。
三是肌苷酸。肌苷酸的鲜香味是谷氨酸的50倍,鸡精就含有肌苷酸,而味精只含谷氨酸,所以鸡精比味精更鲜香。肌苷酸源自核苷酸,核苷酸是基因的组成单位,柴鸡与肉鸡的基因有所不同,于是柴鸡的核苷酸的量就比肉鸡多,那么肌苷酸的量也比肉鸡多,所以比肉鸡香。
除了肌苷酸与基因有关,有鲜香味的氨基酸,能产生鲜香味的亚油酸、亚麻酸,也与基因有关。为什么呢?因为氨基酸、亚油酸、亚麻酸的产生需要多种相关的酶参与,而酶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归根结底,香味是由基因决定的。柴鸡与肉鸡的基因有所不同,所以香味不同。
肉鸡是欧美国家选育的,早在清代后期,欧美国家就开始肉鸡的品种选育,选育方向是“长得快”,为此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不同品种的鸡进行杂交选育,其中包括上海的九斤黄、北京的矮脚鸡,其基因至今仍保留在肉鸡品种中。一代接一代选育,肉鸡长得越来越快。1945年,肉鸡需150天长成;1970年,肉鸡只需53天就可长成;2000年,肉鸡仅需45天就可长成。单一性状的品种选育(如长得快)容易实现,综合性状(如既要长得快,又要吃着香)不容易实现,因为不同性状之间可能是矛盾的,不可兼得,所以实现了“长得快”,就失去了“吃着香”。鸡如此,猪和牛亦如此,而鸡长得最快,最省饲料。鸡2斤料长1斤肉,猪3斤料长1斤肉,牛6斤料长1斤肉,所以鸡肉便宜。在美国,鸡肉产量早就超过了猪肉、牛肉。在中国,鸡肉产量还没有超过猪肉,但是人均消费鸡肉30年间增长了10倍。人人有肉吃,顿顿可吃肉,鸡功不可没。但是你如果追求“吃着香”,那就吃柴鸡。不过,柴鸡长得慢,饲料报酬率低,因而价格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