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望远镜>>社教论坛>>阅览文章
把学生培育成“考试机器”是一种劣质教育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3/10/8 9:25:43 | 361次浏览

把学生培育成“考试机器”是一种劣质教育

  日前,广州举行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北京大学[微博]著名教授郑也夫作为主讲人之一。他认为,中国12年中小学[微博]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他把中国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之后、大学教育之前)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机构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

  教育应该服务于人,而不是分数。所以,伺候分数,一切围绕着分数运转的教育机制是不正常的。甚至,很彻底的说,把学生培育成“考试机器”其实就是一种劣质教育。死记硬背,极力强调复制统一的思想和观点,结果就像郑也夫提出的那样: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考试是一种技能,当所有学生被强迫培训成考试机器,意味着他们成了技术工人——掌握了考试技能的工人。我们在考试投入了可能最多的资源,结果仅仅是收获了一小批掌握了考试技能的“天才”,多数没有掌握好这种技能的人被淘汰出局,淘汰率惊人。从回报率来看,这种投入与产出显然是令人失望的。对国家而言,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创造力和想象力资源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走向贫瘠。对个人家庭而言,教育意味着成为了一种高风险的投资,面前埋藏着一个个陷阱,如果你不小心就会变成机器。或者是更掺的结果,成了机器生产中的次品,就是说你连考试也没有学会,但最后却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种无比珍贵的财富资源。

  一个“考试机器”,真正来到充满着真正竞争的地带——社会,将会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如果你只会考试,真的可能会寸步难行,考试是封闭的,不与人产生关系,只有一种答案。而社会环境里,恰恰相反,它是开放的,必须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且正确的答案可能不只一个,如果你只会做一个答案,那会很麻烦,意味着你失去了竞争力和创造力。在现实问题面前,不知道变通。

  “老实听话,别有主意,一切答案都得听我的,否则你会很惨,考试不过关。”

  “那是不可能的,太危险,别去做任何的新尝试新思考,那永远是很危险的,不行,绝对不行,你绝对不能生产出不一样的东西”

  “千万别调皮,弄出不一样的东西,否则你会成公害与害虫,不会让你有好果子吃。我们只要标准答案!”

  “除了考试拿高分,其他的并不重要,所以一切牺牲和失去是值得的!”。即使到现在,在很多学校,这种劣质教育也从未停止过歌唱。

  一些幸运儿,成功逃离了劣质教育的毒害,因为某一天,他们终于能够识别出好教育与劣质教育的区别,将这种劣质基因驱除出自己头脑。而一些人的美好人生,却是被劣质教育毁掉的,他们正在配合野蛮的教育,亲手扼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还有批判能力。当考试停止,不再需要考试的时候,学习将划上句号。

  为什么我们只能生产一种答案,一种东西,一种选择?答案是,因为只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