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有话说NO16:一不小心吃出来的病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3/7/31 10:39:36 | 116次浏览
名医有话说NO16:一不小心吃出来的病
有传染病专家指出,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已报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50种之多。而美国疾控中心也有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6美国人感染食源性疾病。中国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我国平均6个半人中就有1人罹患食源性疾病。哪些日常饮食容易惹出病,又该如何预防病从口入?本期名医有话说,地坛医院感染二科副主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关键词:食物、细菌、寄生虫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哪些事易惹食源性疾病关键词:煮熟、含毒、霉变
有传染病专家指出,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已报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50种之多,其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其余为毒素、金属污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其中,肠道致病菌(约10种)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而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甲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等疾病。易出现问题的食物包括:
1.未熟透的食物
食用后可能会染上寄生虫病。如吃生鱼片、鱼生粥易患肝吸虫病;吃未煮熟的牛蛙,易感染曼氏裂头蚴等,其他如虾、蟹等海鲜如果未完全煮熟也容易染上寄生虫病。
2.霉变食物
该类食物所含的有害物质不仅能引起人体的急性中毒,还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比如霉变甘蔗中的节菱孢霉菌产生的3~6肖基丙酸、霉变米面中的黄曲霉毒素等。
3.本身含毒素的食物
如毒蘑菇、含毒素的海鲜等。
4.受其他污染的食物
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性污染,以及重金属、农药等化学性污染;食品添加剂、容器和包装材料污染。
食源性疾病表现关键词:恶心、呕吐、腹泻
细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轻度腹痛;神经毒素、肉毒杆菌,主要引起神经传导问题,出现麻木、走路不稳、无力,严重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中毒物质,表现不一样。
突发性食物中毒应如何急救关键词:急救、催吐、导泻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症状时,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催吐、导泻、解毒等应急措施。
1.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可以取食盐
催吐一定要注意几个情况,如果是强酸、强碱的话,比如说硫酸、盐酸或氢氧化钠强碱绝对不能催吐,因为强酸强碱刺激非常大,反复呕吐等于强酸强碱经过食道口腔,再一次的损伤。此时不建议催吐应及时送医院。
另外,如果不清楚中毒原因,除多饮水还可以喝牛奶。牛奶可以保护胃黏膜,可以减少损害。
2.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关键词:洗手、加热、饮食
欧洲预防肠道传染病提出口号非常有用:“洗净你的手,煮熟你的饭。”做到这两点,对普通细菌性毒素性的食物中毒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1.饭前洗手。
2.食物尽量充分加热,谨慎食用未煮熟的海鲜及生鱼片等,不喝生水。
3.保持厨房清洁,用来制备食品的用具、餐具必须清洁,洗碗池定期清洁消毒,接触厨房用具的抹布每天消毒晾干。
4.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刀、案板等工具及装食品的容器要生熟分开,在冰箱内存放食品时,也要注意不生熟混放。
5.包装食品要即时食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保质期,听装、瓶装的饮料和塑料真空包装的各类小食品一旦打开包装,最好即时食用,防止腐败变质。
6.不吃发霉食物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放
经典问答关键词:腌制、亚硝酸盐、时间
Q:腌制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吗?
A:腌制咸菜在早期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产生,一般八天以内最多,超过九天会逐渐下降,15天以后亚硝酸盐的含量才能到无毒的水平,腌制咸菜一定要超过15天再使用。此外,盐的量一定要足够,如果放盐的量不够,也容易产生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