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八字宪法” 违反必将犯傻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3/5/8 9:36:33 | 166次浏览
农业“八字宪法” 违反必将犯傻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近日,有许多农民和农化服务人员询问:什么是农业“八字宪法”?对现代农业有何指导意义?下面以土、肥、水为重点谈谈个人的理解,仅供大家参考。
农业“八字宪法”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在1958年提出的搞好农作物生产必须执行的的八项措施,也就是“土、肥、水、种、密、保、工、管”。他抓住了作物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管理的关键技术,曾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也难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今天我们要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赋予新的内涵。
“土”字主要是指土地和土壤,是作物生产的物质基础贯彻“土”字,就必需坚持土地用养结合,因地种植,进行合理耕作,不断培肥和改良土壤,以达到既高产又稳产的目的,实现对土壤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培肥土壤的根本措施是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在此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作物根系深浅等特点,采取适宜的耕作方法,例如在西部和西北部干旱地区种小麦,为节水保墒,常采用夏收后深耕蓄水、免耕覆盖等耕作方法。在一般情况下,要将免耕或少耕与适当的定期深耕或深松相结合,有人认为“地耕得越深越好、越勤越好”,那是认识上的误区。
“肥”字主要是指合理施肥要贯彻“肥”字,就必须了解肥料特点并合理选用肥料,掌握作物施肥原理和施肥技术。要切实有效地推行测土施肥和以此为基础的配方肥。有些人在安全食品和化肥的关系上有认识误区,认为化肥是商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根源”。其实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所提供给作物的都是养分,施肥效果都有好坏两种可能,关键在于施用是否合理。如果肥料的施用量、养分配比、施肥期和施肥方法合理,并与其他农业措施密切配合,养分就会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在达到优质高产的同时,很少有多余的养分释放到环境中,因而对环境的危害也最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化肥就不会降低产品质量和污染环境,否则即便是有机肥也会带来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
“水”字主要是指合理灌溉、水土保持和高效用水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灌溉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地下灌溉等多种。高效、节水灌溉的根本途径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进行合理灌溉。作物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中期生长旺盛,需水较多。需水的关键期多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例如,水稻、小麦的孕穗至抽穗期;玉米的开花至乳熟期;大豆、花生的开花期;甘薯的茎叶旺长至块根膨大期;棉花的开花至成铃期;甜菜的抽薹至终花期等。作物的需水和需肥规律基本吻合,因此要推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节肥技术,此点不仅适于微灌施肥的设施作物,也适用于一切需要灌水和施肥的普通作物。还要注意从灌水与中耕除草等多种农业措施密切配合上进一步提高灌水效率。
“种”字主要是指培育和推广优良作物品种在选用或引种时要注意选用专家推荐的品种,注意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和不同品种的作物的生育期特性和为优良品种提供优化或特殊的栽培条件。
“保”字主要是指植物保护,即对病、虫害和杂草等的防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要按照国家对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合理选用和安全高效使用农药。
“工”字主要是指改良工具,发展工艺与农艺相结合的机具,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我国是一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农业大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真正做到“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和多余劳力向其他产业转化,使广大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管”字是指要加强田间综合管理作物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生产效果的因素复杂而多变,只有综合管理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为此应该加强科学观念,认真分析当地的作物、气候和土壤特点及资金、劳力等各种生产条件,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并认真落实。对农场、种植大户等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单位,还要制定既切实可行又具有前瞻性的生产管理计划,并尽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新技术进展,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改进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