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胃炎到胃癌有多远?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3/4/22 9:11:55 | 254次浏览
从胃炎到胃癌有多远?
不到一年,35岁的大刚(化名)就从浅表性胃炎发展到了胃癌。术后,大刚的残存胃里又出现了“肠上皮化生”,这是一种在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病变,属于“癌前期病变”,如果不及时控制,大刚可能再次患上胃癌。
这是某媒体报道的一个典型病例,很多读者看到后产生了恐慌心理和疑问——
幽门螺旋杆菌没有那么可怕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为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胃炎和胃溃疡,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教授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病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37%人群发生胃癌。
还有研究显示,在胃癌患者中,60%可检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人类I类致癌原。而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主要病因,治疗消化性溃疡、预防胃癌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仁济医院教授萧树东指出,幽门螺旋杆菌多在儿童期感染,感染后大多发展为慢性胃炎,10%~15%发生消化性溃疡,小于1%发展为胃癌。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尚佳告诉记者,幽门螺旋杆菌其实很容易杀灭,采用三联疗法——克拉霉素+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即可。不过,由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非常庞大,但是患上胃癌的几率较小,实际上“这种细菌没有那么可怕,不要谈菌色变”。
胃炎到胃癌其实很遥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病人治疗一段时间后,幽门螺旋杆菌消失了,症状却没有完全消失,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担心癌变。
针对“从胃炎到胃癌到底有多远”的问题,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玉龙说:“十万八千里。”
“癌变有20多种因素,仅仅归结于幽门螺旋杆菌,是片面的。医学认为不单单是什么病菌导致什么病,而且与环境、心理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陈玉龙说,有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因肠化伴不典型增生担心癌变,20年中做过40次胃镜,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是多因素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是唯一因素。
在消化内科门诊,很多胃炎患者惶恐地询问“会不会发展到胃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到底多久可以引起癌变?癌变率有多高?这个问题就像乙肝病毒感染多久可能引起原发性肝癌一样不好回答。但癌变率即便不高,对每一个感染者来说却被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对胃癌的担心,导致他们出现抑郁、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甚至自杀。陈玉龙说,从这个层面来讲,心理障碍的危害要大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
萎缩性胃炎不等于胃癌
医学上有一个“胃癌三部曲”的说法:胃炎-胃溃疡-胃癌,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更被认为是胃癌的“邻居”。陈玉龙说,慢性萎缩性胃炎很可能是机体全身老化退行改变的一部分,医学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就像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萎缩也是老化的一部分。很难想象老年人全身各个部位都在老化,只有胃部还是年轻的。因此,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应结合病理,区分情况对待。
有的胃病患者做胃镜还查出“肠上皮化生”,这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当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也就是说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而且正常胃黏膜的分泌功能改变为肠道的吸收功能。由于胃黏膜对吸收的东西无法解毒,天长日久,在部分患者胃内局部形成致癌物质,因此“肠上皮化生”又被称为癌前病变。近年来,“肠上皮化生”的患者越来越多,已占胃肠病患者的一两成,而且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在精神压力较大的都市白领人群中更明显,这和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都可能有关。陈玉龙说,部分“肠上皮化生”会发展为胃癌,但正常人的胃里也会有“肠上皮化生”,因此不必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