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广角镜>>民生党建>>阅览文章
小改革大改革,都要真改革

作者: 卞元平 | 发布时间: 2013/2/17 8:15:42 | 265次浏览

小改革大改革,都要真改革

春节期间,因主动公开个人公务用车车号引来越级配“专车”质疑,云南省红河自治州宣传部部长伍皓又一次成为话题人物。

日前,伍皓接受媒体采访,就公车话题作出全面回应,而其中“微改革”、正省部级以下一律取消公车不现实的说法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

伍皓所提的微改革,针对现实中大家都司空见惯但却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它要求从细节、细微出发,通过微小领域的改革,解决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应当说,这不失为一条可取的改革路径。

然而,不少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微改革不能替代宏观改革,改革与否、改革的成败,只取决于有没有顶层设计层面的制度改革。

微改革、制度改革不能两相替代,这点毋庸置疑,但如果站在不同出发点,主张一种改革方式,排斥另一种方式,实际上违背了改革的目的。不过,伍皓与网友观点间的某种“冲突”,恰恰表明,在改革问题上,官员系统与民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对立倾向。

伍皓的微改革一说里,既有小处着眼的建设性理念,也有与激进改革作切割的明确意图。可是,此处的激进改革该作何理解?

拿正省部级以下一律取消公车不现实来说,依伍皓的看法,激进改革就是非要一步到位,不能接受从公车车牌开始的微改革,其结果会欲速则不达,这些在很多运动式改革中已有体现。在这个语境下,制度改革可能被归为理想化的激进改革。事实并不如此。

制度改革面对的是历史沉积下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改革难度都非同一般,也是通常所说的深水区、硬骨头。对于它们,唯有当断则断,才会有所收效。假如以不激进、不冒进、不急于求成为由,有可能不是警示了激进,而是延缓了改革。

另一方面,民间对制度改革的呼唤,时常带有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寄望。可客观地看,任何改革都需要经历一段过渡期,难以在短时间达到最佳效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容易让权力系统所作的改革努力,得不到民间的积极回应,局部微改革受“冷遇”即为一例。

本质上,微改革和制度改革没有孰重孰轻可言,只要是动真格的改革,就是在解决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的改革,既有顶层设计意义的“抓大”,也不乏地方探索性的“放小”,并没有严格区分是小改革好,还是大改革好。出现改革方式上的分歧,其实指向了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地方,微改革的探索、尝试不少,但也有很多是停留在解决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没有看到牵制改革的深层问题,使得改革常有,问题却周而复始。一些制度改革,往往还是在原有框架上做文章,部门拆分重组、法律规章叠床架屋,表面上变化大,实则无所建树,改来改去又走回老路。这样的改革都算不上真改革。

真正的改革,必须紧抓权力问题的总线。无论是微改革,还是制度改革,不抓住这点,都可能形成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