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望远镜>>社教论坛>>阅览文章
舌尖上官场之累的反讽意味

作者: 张敬伟 | 发布时间: 2013/2/1 19:44:56 | 251次浏览

 

舌尖上官场之累的反讽意味

张敬伟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某位副厅级干部抱怨称,饭局多时,几天难吃上粗茶淡饭,他就会梦见豆芽菜小米汤,“鲍鱼海参龙虾都有,但我吃不惯。”基层干部称,饭局就是仕途,一场饭局就是一次机会,接待上级不敢怠慢。

  鲍鱼海参龙虾吃不惯,渴盼吃到粗茶淡饭,甚至梦见吃豆芽菜喝小米汤才感觉幸福。说这话的副厅级官员说这话恐怕会引来板砖一片,引发“得了便宜卖乖”的众怒,但这应该是句大实话。人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官场饭局,多是应酬之“局”--拉关系、搞公关、为面子,而不是为了增进友谊的朋友聚餐。因而,觥筹交错之中,充溢的是矫饰的欢声笑语;你好我好的呢喃中,体现的是官场中特殊的虚情假意。

  何况,接待上级,同级聚会,下级宴请,各有门道和机关,无论主宾入了局,都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演好每一场饭局,哪里顾得上品尝菜的味道和品位美酒的滋味。副厅级官员的味蕾对鲍鱼不感冒,实在是因为受累于官场饭局,舌尖上才品味不出鲍鱼之美。

  因此,只要中国官场存在着庸俗的饭局文化,鲍鱼海参龙虾等奢靡菜品就会源源不断地被端上官员餐桌,官员们的舌尖上就永远体味不出鲍鱼龙虾的滋味来。那些沉溺于饭局的官员们,就会把粗茶淡饭当成难得的奢侈品,将小米粥视为梦想中的幸福生活。

  这种被异化颠倒的美食逻辑,具有奇异的讽刺效果。

  一是官员们的味蕾异化,凸显舌尖上的浪费已达极致。这位副厅级官员舌尖之累的独白,验证了连日来被舆论曝光的公款吃喝风的泛滥,也以另类的体现证明了公款饭局胡吃海喝山珍海味奢侈品的事实。公款吃喝吃掉的公帑数量,统计数字是骇人的天文数字,也就有了客观真实的凭借。

  二是舌尖之累隐喻的官场之累。副厅级官员的舌尖之累,以及基层干部所谓的饭局就是仕途,饭局就是机会云云,隐喻着中国官场人治化的顽疾,因为人治,就有等级,等级在饭局上就成为一种活色生香的风俗图和怪现状,奢侈浪费变成了官场拉关系的兴奋剂和灵药。

  三是官场之累折射民生之艰。官员味蕾异化,视美味为嚼蜡,当美酒为毒药,口舌之福变成了危害身体健康的“三高”杀手。而普通百姓,有些连这些奢侈品见到没有见过,更遑论品尝过。当“朱门酒肉臭”时,未必“路有冻死骨”,但中国人有亿万之众未达小康却是事实,更有数千万生活在贫困县的民众,以及千千万万的失学儿童。官场上的舌尖之累,自然就有民生多艰。

  如此等等,绝非中国社会的正常现象。中央发出反奢侈浪费的强音,通过制度政令、舆论曝光和民意监督对舌尖上的浪费展开围剿,是切中官场痼疾和关切民生之举,而且来得适逢其时。

  从各城各地的情形看,公款吃喝风没有那么嚣张了,豪华宾馆里的铺张宴请明显少了许多,即使公款吃喝躲到了更为私密的单位餐厅,舆论也给深挖曝光出来。

  由此亦可看出,只要中央动真格的,采取立体化的拉网式举措反浪费反腐败,官场上吃吃喝喝那点事,解决起来并不难。

  制度化的反腐败是一场系统工程,目的是要治本,但以治标作为契机和突破口同样重要。把公款吃喝风和奢侈浪费风给刹住,把形形色色的官场饭局给斩断,才能把官员们异化的舌尖味蕾给矫治过来,让其远离鲍鱼、龙虾和海参的浸淫,回归粗茶淡饭的寻常生活方式,大米粥就不再是奢望,而是官民一体,同享家庭餐桌上的庸常幸福。

  餐桌上少了奢靡浪费之风,官场之风也会清正起来,吏治就从人治升华为法治。因此,反浪费反腐败都要从基本的人之欲望(食与色)着手,把所谓的小节当成大事来抓。关注官员的嘴与手,自律节制的道德血液和法治精神就会注入心脑。那种味蕾上的反常也就消弭无形了,不贪吃有节制的官场文化,当然是受民拥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