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需要形成制度、持之以恒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3/2/1 19:29:59 | 208次浏览
勤俭节约需要形成制度、持之以恒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强国富民的重要环节。从家庭到国家,勤俭节约永远不会过时并且应当持之以恒。中国必须从餐饮、基建、日常工作生活、质检等各个环节坚决杜绝奢靡浪费之风。
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倡“近悦远来、选贤任能、节俭持国”的思想。唐朝诗人李绅在《悯农》中写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朴实佳句并代代流传。明朝著名教育学家朱柏庐在《夫子治家格言》中总结出“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警句。毛泽东同志在
联想到数年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竞相攀比、兴建豪华大楼,不断举办大型盛会和论坛,攀比讲排场盛行、大吃大喝普遍、豪华盛宴成风,许多饭菜被“蜻蜓点水”甚至根本未动就直接倒掉。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国每年“三公消费”至少有上万亿元,相当于建5个三峡大坝的钱。中国每单位GDP的财政供养人数居世界前列,行政管理费约占财政指出的19%,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约为9.9%和2.4%。不能否认,其中许多资金被好大喜功、形式主义所浪费或占用,部分官员骄奢淫逸、腐化堕落。奢靡浪费之风,严重消耗了国家实际并不富裕的财政,占用了本可造福民生尤其是帮助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宝贵资金,最终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先人和先辈的光荣传统。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排在世界100位之外,衡量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问题的基尼系数连续10年高于国际警戒线。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依然有1.5亿人口尚未脱贫,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还有许多儿童渴望求学但被迫因贫失学,许多鳏寡孤独人口急需到位的系统关怀,许多民众缺少医保、社保、低保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这些方面需要连续的大量资金投入,但许多地方、许多部门投入不够,每每拿出资金短缺的种种理由。其实,普惠公平的国民医保、社保、12年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适度免费等重大民生举措,各级财力并非不可做到。
以往现实经常是,各类盛会和大规模基建、豪华招待所需的巨额资金保障充足,而一到解决社会、民生和教育问题,就没有钱了。这实际不是一个资金问题,而是是否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初衷问题,是魄力、决心和重视程度问题。全国各地各部门少开大型盛会,少建豪华大楼,少吃豪华大餐,少搞形式主义,简化迎来送往、勤俭办公办会……厉行节约、持之以恒,完全可以省下非常可观的资金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培育国家和民族的厚实潜力,带头优化社会治理,营造耻于攀比的国民平常心和广泛爱心。并且,大规模的民生投资运作好了就是多赢的事业,良好的民生状况同样可以创造国民财富、拉动健康的国民消费,不能将民生与消费对立起来。
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永远都值得鼓励和推崇。让人感怀和鼓舞的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领导励精图治,就勤俭节约、杜绝形式主义等许多方面做出了顺应民意的严格规定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刮起求真务实、勤俭节约的新风、劲风、春风。
据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以往岁末是星级酒店的繁忙时刻,今年生意却明显冷清和逆转,这直接说明较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奢靡和铺张浪费之风正在得到有力遏制和扭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谦逊谨慎、心系民生等包含于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优良传统正在回归,翘首以盼的广大国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提倡简朴行政、反对铺张浪费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美国一度让世界担忧、但暂时达成妥协的“财政悬崖”问题,实质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美国联邦政府长期以来开支过大,一些政治力量试图限制政府不必要的开支,推动政府在克服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过过紧日子,珍惜纳税人的税款。欧洲也正在掀起一股提倡勤俭行政的浪潮。日前,德国媒体批评指出,欧盟国家普遍遭遇财政困难之时,欧盟总部的机构和人员却不改铺张奢侈的作风,依然大手大脚地花钱,大建豪华办公场所并继续提高人员薪金。再大的富国也无法对奢靡浪费之风熟视无睹和无动于衷。德国被誉为欧洲增长的发动机,也为欧盟机构运转提供了大量资金。作为欧盟的主要出资人之一,德国当然希望资金能用到最该用的地方,而不是被挥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