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撤离中国的不仅仅是资金
作者: 邱林 | 发布时间: 2013/1/22 8:40:49 | 198次浏览
外企撤离中国的不仅仅是资金
邱林
尽管从2012年以来,中国官方就没有发布过有关资本出入情况的报告,不过,美国《华尔街日报》借助日前发布的贸易数据、外汇储备数据和其他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得出,截至2012年9月份12个月内(即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约2250亿美元(约合1417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出中国,这相当于去年中国GDP的3%左右。
在撤出中国的外资中,美国公司更为突出。近几个月来,美国在华企业纷纷响应将部分产品从中国多家代工厂撤回本土生产,许多“中国制造”正逐渐变成“美国制造”。在一组数据调查中,目前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制造业高管希望撤回在华制造企业工厂,而多数在华制造企业均表示希望迁回美国本土。
回过头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国、韩国、墨西哥等国家制造业纷纷崛起,美国走向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美国“产业空心化”态势逐渐显现。
这使得本世纪的头十年成为美国制造业不断萎缩的十年。就业和产出也不断下降,总就业人口从1979年峰值时期的约1960万,直降40%至目前的约1180万;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13.25%下滑至2009年的8.9%。
而如今,中国与美国的比较优势已发生明显变化。美国智库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5年,在美国销售的商品中,美国本土制造的产品将可能领先于中国。
曾是美国制造业骄傲和象征的汽车业,在金融危机中备受重创。经过一番“刮骨疗伤”后,如今否极泰来。通用已经重回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克莱斯勒在美国市场销量增长高于其他对手,而福特正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在美国本土投资建厂。汽车业“三大巨头”王者归来,正是美国制造业复苏的最好注解。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福特、卡特彼勒等美国公司过去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中国仍无法替代的是美国的“脑袋”。这个“脑袋”,对于工业产品来讲,最起码包括两种东西:一是技术,二是品牌。与美国制造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仍在科技、质量控制、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因素中落后。
20多年来,缺乏核心技术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笼罩在“中国制造”命运上的魔咒。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堪称世界“廉价”工厂的帝国,拥有了大量资源和人力,但中国仍缺乏全球公认的品牌,最近几年评选的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据51个,而中国榜上无名。
况且,在美国制造业重振之际,中国的制造业却越来越泥足深陷。尤其是广东一带,本来电脑配件制造占全世界60%,电子配套能力占全世界90%以上,近些年,由于大量的广东电子企业将生产车间转移到了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率逐渐下滑。
随着美国“实业再造”的言论渐渐兑现,东南亚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曾经以“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似乎已经不再是资本市场的首选。在享受了近30年的低成本劳动力粗狂增长的人口红利之后,靠规模制胜的时代或已走向终结。尤其是美国开始将其在中国的投资迁回本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直接影响着中国。
当然,也有人认为,虽然225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中国,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距中国3.29万亿元的外汇储备来说,这个数目还不足以在市场上引起大幅波动,造成国内制造业或经济衰退,甚至对减少中国外汇储备风险来说,还有一定的好处。
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相信大家自有公论。但有一点却是无法回避的,中国曾经吸引外国资金潮水般涌入,造就了“世界工厂”的美名,促进中国经济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然而,现在我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资金流出中国。
关键是,外企撤离中国的不仅仅是资金。因为中国利用外资在减少虽没有特别的严重,但是很多外资没有撤出中国,却撤出了实体经济。中国制造业产业恐将面临空心化态势发展。如果实体投资比重不断下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优势更是面临严峻挑战,或一不小心就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