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式领导发言,这个可以有
作者: 卞元平 | 发布时间: 2013/1/16 9:20:28 | 398次浏览
“打油诗”式领导发言,这个可以有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石明,日前在参加当地一个大桥开工仪式时的一篇“顺口溜”讲话稿,近日在网上广泛流传。这篇简明扼要、别出心裁的讲话,赢得了不少网友的支持。
堂堂一个县的副县长,在如此庄重而严肃的场合,竟然以自创的打油诗作为领导发言稿发言,这事确实挺稀奇,不说“后无来者”,根据既有的报道,起码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然而,这个副县长看上去不那么严肃正规的打油诗发言,却赢得了包括现场听众和网上网友的一致肯定和赞同,觉得这样的发言稿,不但没有官腔官调,而且既简明扼要,又亲切实在。
这位副县长自己写的打油诗发言稿,虽然称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文采,但读起来也算得上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尤为难得的是,在这个仅有320字的打油诗中,把大桥毁坏的原因,没有大桥给当地百姓带来的不便,群众的焦急,领导的重视,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资修建大桥的事实,都一一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可谓是发言虽短,却言之有物。
这样的发言稿之所以能够得到现场听众和网友的一致肯定,其中最大的原因,并不在于其形式的另类和文采多好,而在于其简明扼要的内容和较高的工作效率上。另一方面,大家之所以对这样既简短、又实在的发言稿持欢迎和肯定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借以表达对更多领导那种模式化发言稿的不满。
在很多官员眼里,不管会大会小,也不管是什么场合,只要轮到自己发言,必然长篇累牍,洋洋洒洒,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示自己对问题的重视,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因为发言稿中多是官话、套话和废话,就是没有官员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没有台下听众想听的话,结果就是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最后反而把领导讲话中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也连同官话、套话和废话一同漏掉了。
而报道中这位副县长的“打油诗”发言稿,寥寥几百字,事前既不用麻烦别人帮自己写,事后还得到了听众的一致肯定,何乐而不为呢?最重要的是,发言稿虽然简短,但在发言的效果上,反而要比那些几千字、几万字的发言稿还要好,这无疑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既节省了领导自己的时间,也节省了台下听众的时间,一举多得。
从这个角度而言,“打油诗”式的领导发言稿应该多些更多些,这么说,当然不是要求所有的领导都去模仿四川的这位副县长,去写打油诗,而是他在这种另类发言稿中所体现出的意识和理念,确实值得官场中人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