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不起的“挪假”与伤不起的民意
作者: 张敬伟 | 发布时间: 2013/1/14 15:42:59 | 92次浏览
休不起的“挪假”与伤不起的民意
张敬伟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马学玲)连上8天班,被称为“史上最长工作周”今日将结束。然而,网友的“吐槽”并没有就此止步,因为在接下来的这一年中,还有多个因“挪假”产生的超长工作周。对此,专家表示,节假日安排要以人为本,应该更加人性化,“质”“量”并重。
休不起的“挪假”现象,在今年还有很多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2013年放假时间安排表,春节假期后又要连上7天班,清明过后连上6天,连上7天班才能过“五一”,连上7天班才能过端午。到了9月末还要连上6天,歇1天,再接着上2天班,才能盼来国庆假期。全年29天假期中,有18天假期是从周末“挪假”。
对此休假方式,网友们直叫“坑爹”、休不起。这种社会情绪的发泄,背后是伤不起的民意。不管这种“挪假”的休假设计出于怎样的良善目的,实际上让公众感到了不便。既然是休假,以人为本当然是至上原则,人感到不舒服,这种“挪假”也就存在瑕疵。悲催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公布了全年休假方案,要想不“挪假”看来很难。红头文件,一旦下发了,朝令夕改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严肃。而且,设计者也不愿意推翻自己,以免损了自己的权威。
因此,无论民意多么沸腾,休不起的“挪假”恐怕要进行到底了。伤不起的民意只能用娱乐化的自嘲和呛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但是,透过上有“挪假”下有不满的逻辑,人们发现了内中隐含的不对秤博弈。这种不对称博弈不矫正,好的制度设计或政策举措,总是异化变质,让民意反感。
以“挪假”为例,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何挪,应该最大限度地征求公众意见。也许公众的意见不可能统一,而且会影响决策效率,但少了公众参与这个环节。“挪假”博弈就成了权力主导,权利无形中被漠视。不对称的博弈,事实上演化为权力对权利的强加,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是权利自尊的伤害。在此情势下,公众不会念及挪假前享受到的集中长假,而只会聚焦假后被拉长的工作日。因此,与其说“伤不起”的民意是针对长假后的不方便,还不如说是民意不满“挪假”设计被漠视的博弈缺位。这是一个教训,对“挪假”设计者,对一切喜欢自作主张的权力。
中国社会,因为信息时代的洗礼,网络载体给予公众最彻底的权利意识启蒙。这一启蒙的效应是,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微观民生,公众都变得相当敏感,而且急切地想参与其中,表达愿望极端强烈,因而众多民意汇聚起来,极易于形成强大的合力。遗憾的是,公共权力并未将这种苏醒的民意看成决策前的博弈主体,因而总是在事后遭遇民意的倒逼而进退失据和左支右绌。所以,权力与权利的不对称博弈,凸显在两个层面:一是公共权力事前漠视公众权利的决策倨傲;二是执行层面来自民意的强力反弹。前者,权力博弈占优;后者,权利博弈主导。
中国社会的尴尬是,公众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和权力决策滞后于时代发展。简言之,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公民社会的基础,但公共权力还停留在人治阶段。权力与权利的疏离,导致了社会共识的难以形成,造成了权力与权利间横亘的鸿沟。
到具体的政策层面,无论是“挪假”还是“最严交规”,良好的政策初衷,在执行中都难得民意的共鸣。
正本清源之策,在于公共权力把公民权利视为平等主体。无论宏大叙事的政策抉择还是庸常的民生事体,都要真切地问计于民,倾听各方意见,在平等博弈中催化各层级利益的平衡。事前博弈到位,决策和制度就理性,执行起来就平顺。这是很常识的决策范式,中国权力部门迫切需要普及公共行政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