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反垄断引发出三大诘问?
作者: 张平 | 发布时间: 2013/1/7 9:24:16 | 155次浏览
发改委反垄断引发出三大诘问?
张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发布消息称,因垄断液晶面板价格,对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六家国际大型面板生产商进行立案调查,并经济制裁3.53亿元人民币。(1月4日《中国经济网》)
3.53亿元罚款,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金额最高的一张价格违法罚单。很多民众在兴奋之余过后,也同时表示,发改委虽然此次对这六家垄断液晶面板企业开出巨额罚单,维护了国内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但仔细对比后发现,3.53亿元罚金其实并“不给力”。针对同一违法事实,美国对这六家企业合计判处罚金12.15亿美元,还对3家企业的9名高管追究了刑责;欧盟对涉案企业判处的罚款总额为6.48亿欧元;韩国判处的罚金总额为1940亿韩元。显然中国对这六家外企有处罚过轻之嫌。
不过,专家们认为,这次发改委对韩国三星等企业垄断液晶面板价格生产商处以相对较轻惩罚也有历史原因。要知道,我国《反垄断法》2008年才正式施行,法律无法溯及既往,只能依据《价格法》进行处罚,其罚款基础是违法所得。而欧美依据的是所在国《反垄断法》进行处罚,罚款标准是“相关企业前一年销售额的1%到10%”,因此金额较大。笔者认为:不管怎样,此次罚单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罚金数目,起码中国已经开始对垄断说“不”。随着这场反垄断巨额罚单事件的落幕,不得不引发我们对此的一些疑问:
诘问一:反垄断是不是该一视同仁?
很多人抱怨对国际垄断企业罚得过于轻微。但我们是否还记得?国内企业垄断形势也很堪忧,特别突出的是电信、石油、银行等行业最受诟病。我举个石油方面的例子,每当国际油价上涨趋势形成,既将触及发改委规定的调价红线时,国内成品油市场往往会出现“油荒”现象,三大垄断巨头为了油价能买个好价格,一般都采取“囤积限售,待价上涨”的策略。像这样的国有垄断企业该不该罚?所以反垄断要一视同仁,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只要出现垄断价格、搞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就应该予以重罚。
诘问二:巨额罚金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此次,发改委对6家企业开出罚单:三星1.01亿元,LG1.18亿元,奇美9441万元,友达2189万元,中华映管1620万元,瀚宇彩晶24万元。据介绍,上述“罚单”包括退还违法所得和罚款两部分。其中,台湾友达因最先坦白而被免去罚款。有网友提出疑问,国家和企业平分了赔款,最终买单的还是老百姓。请问反垄断后,液晶电视价格会下浮吗?
笔者认为,这巨额罚金迟早要算到中国消费者头上。短期内,受到处罚的外企或许会心存忌惮,尚能维持市场价格。但如果没有市场化的方法来打破价格联盟,最后还得由消费者买单。更何况,如果民族企业的产品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国内消费者仍将选择外国企业产品。所以我们在迈出反垄断的第一步时,国内彩电面板民族企业当自强。
诘问三:垄断罚没收入只退给企业就公平吗?
表面上看,三星等企业的行为,损害的是彩电企业的利益,应该将非法所得返还给彩电生产企业。但是,我们细加分析后发现,这些彩电生产企业既不是唯一的利益受害者,也不是最终的利益受损者。真正受到其伤害的,是广大消费者。因为,这些彩电生产企业,早就把面板企业实施价格垄断增加的成本,悉数转嫁给了广大消费者。消费者才是面板企业的最大利益受损者,所以将非法所得退还给彩电生产企业,等于是将消费者的利益让渡给了彩电生产企业,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事实上,虽然面板生产企业垄断了液晶板的价格,获取了大量的非法收入。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家电生产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垄断了液晶彩电的销售价格。那时的液晶彩电,多数都是暴利,不仅面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彩电生产企业也都赚得个个冒油。只有消费者为了得到一台先进的液晶电视,而多掏腰包。
反垄断的目的,并不是只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而更多的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既然发改委杠起了反垄断大旗,并挥出了反垄断利剑,就应当做得更彻底、更圆满、更完善,那就是给企业返还非法所得的同时,也给消费者进行利益补偿。面对企业来说,如果能借此机会,对消费者实施一些补偿,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更是最好的宣传手段。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发改委的反垄断新举施,是否也能主动向有关方面与企业追索损失、维护权益呢?
此次韩国三星等国际企业在国内遭遇发改委重罚,说明发改委在推进反垄断,切实保护中国消费者和企业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但是我们同样也应看到,中国的反垄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国内和国际垄断企业要一视同仁,只要触犯《垄断法》或相关法律就要受到重罚。二、国际彩电面板企业之所以能垄断国内市场,说明我国的民族液晶面板企业实力有待增强。只有提高自身的实力之后,才能完全打破别人的垄断,否则对垄断巨头的罚款将被算到消费者头上。三、对垄断彩电企业的罚没收入,不能只返还到国内彩电生产企业这一层,因为广大消费者才是垄断的最大受害者,所以消费者应该拿起维权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方面在中国的消费者群体中还没有形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