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考试作为解决教育问题的唯一法宝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2/12/14 9:33:20 | 390次浏览
别把考试作为解决教育问题的唯一法宝
近来,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成为一个比较抢眼的问题,问题出在哪方面?应该怎样解决?从近来的国内热议之中,大众不难发掘那么一波声音的存在——把体育纳入学生考试的范围内。尽管,这种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法子有点儿“馊主意”的倾向,可是,仔细想想,当代教育追求的就是考试的功利,考试分数问题常常就与教师的绩效问题、职称问题等等挂钩,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老师既需要在大会上作检讨、又连年不能评优、更要背负一个“教困老师”(这个称呼可能是山东某一地区酝酿中的特产)的名声,接受上级领导的反复听课与批评指导。归根结底,学校问题就是考试问题,考不好,那么这个学校无形中就要沦为一个差的学校。所以,当代办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考试。至于学生体质的下降,外边的人不容易看明白,里边的人是明白透顶了:当代学校把办学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了考试科目上,用尽各种光明的、不光彩的手段谋取考试科目的高分数是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对外可能标榜的很多,然而,充满功利的现实却在说明,高分数才是硬道理。在这种教育认识笼罩之下,学生的体质可能转好吗?
当然,我们探讨教育问题的时候不能拿着一些滑稽的现象进行戏谈,更多的,我们要站在教育学、育人的角度上来探讨。面对当代涌现出的林林总总的有趣的教育现象,笔者现在做出如下的思考:
(一)、考试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唯一法宝吗?
对于基层的教育界,尤其身处在一个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却又标榜“大刀阔斧”抓成绩的时代。对于教育界涌现出的各类由从来没有接触过多少教育学的人来领导所呈现出的教育怪状,只能让人咂舌。而我们深处的这样一个热衷于用考试成绩给孩子、老师排队的时代,总让人对人才的概念甚为模糊。
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问题是个博大精深的问题,在远古时期,教育就是指教给孩子猎捕技术、简单的养殖技术等等生存技能就是教育;再稍微往近处一点儿的孔子时代,教育包容了礼、乐 、书、数等等成分的存在;然而,不能不承认,即使在古代某个各类人才鼎盛的时期,也没有今天这般苛刻的用考试分数来定义人才的局面。古代的人才的定义,更多的是以能力为代表。我们去翻阅古代的一些伟大的数学家,像祖冲之,我们不能查阅到他的数学考了多少分、语文考试了多少分等等,我们见到的只有他在数学界研究圆周率的成果,很明显他的成就应该不是考试造成的,用质疑的眼光我们问一下:今天数学界考高分的骄子们很多,可是有多少是带有浓厚兴趣和个人探索欲望的学习数学呢?有多少人可以在数学领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果呢?再去查阅下,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以及四大名著的作家、或如蒲松龄等等,从小语文考多少分、历史等等呢?是否也是文科状元呢?只怕,结果常常超出现代人的预料,再看看我们今天各地爆料出来的高考状元之中,又有多少在文学甚至其他的文科领域里能够取得超人成就的?
很明显,我们教育界今天所提到的学习,不是培养浓厚兴趣和主观探索欲望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考试操作的简单而划分了一个个阶段性的学习,在各个阶段里,我们的孩子们并非真正像某些课堂中表演的那样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讨,更多的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而生硬的记忆了很多解题的技巧、字词的常识等等华而不实的知识。通过此,考试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寥寥无几,充其量,只是用着华而不实的分数欺瞒大众罢了。
否则,仅以体育纳入高考来说。这种举措,只怕要开世界教育之先河了,又将因为首创而大搞一场推广运动将之推向世界了。可是,看看众多的欧美国家,以及教育思想比较开放的新加坡等,对教育的理解不至于如同我们这般被考试分数所绑架,人家的小孩也不用起早贪黑的学习、做功课,每天下午一点左右下课可以从事感兴趣的运动等等,效果,是否不如把体育纳入考试好呢?只怕未必,原本,孩子有些许学习的欲望,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强力灌输、大搞特稿应试的教育局面下,到了高校,还有多少孩子再带着浓厚的兴趣求知呢?毕业之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求知氛围是否足够的浓厚呢?对于体育,也是这般,本来不考试,学生都会有玩游戏、打篮球、踢足球等等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的去玩乐,身心沉浸在一种自然地、轻松的运动氛围内,体质自然会得到一点一点的提高,只怕一考试就会造成少数体育教师拔苗助长的做法,推行强力度的训练,而让学生的运动兴趣被害怕不及格的恐惧所代替。那样,就真的要成为体育教育的悲剧了!
从建国后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各个学科之中,考试得高分的并不是少数,可是能够真正的精通某一学科思想并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我才华的只能是整个民族受教育人数中很不正常的少数。源自,很少有人从小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属于自己的那个领域,更多的要浪费十多年的时间,随着苛刻的基层教育去实际和背诵很多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学科知识,并在这段枯燥的追求分数的过程中渐渐磨损着原本浓厚的求知欲。
(二)由“精英”到“精神残疾”的转身,是谁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涌现出这样一段热议: 据报道,《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万待业大学生选择“啃老”。对此,市教育局副局长、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指导专家田文江2日做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时说,“啃老族”是典型的“精神残疾”,大学生要学会为自己造“饭碗”。
大学生,在一个时期内,是知识与智慧的象征,预示着出人头地和光明的前途,常常受到村民和整个社会的奖励与鼓励。然而,随着今天学历的贬值,大学生的一些真正“面目”也渐渐的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不是人才过剩,那么这些大学生会被安排在体制内,有着一个待遇优厚的环境,自然会成为众多人士追求的终生目标。可是,在人才过剩的今天,众多“精英”们能力缺乏的一面却也日渐凸显在大众的面前。面对此,不能不承认,他们确实在生存技能方面,较之于一个尽早踏入社会中的人来说,相差很远。然而,是谁造就了这种局面呢?难道真是他们自身的“精神残疾”吗?
是谁让他们脱离了生产劳动,又是什么让他们无暇顾及培养自己的生存技能呢?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孩子们每天可都有近半天的时间用来从事社会实践、打工和义工的锻炼啊?难道,中国的孩子真的神奇到,只要把时间不分黑白的用在应对考试科目上就能够培养起基本的劳动能力和求生技能吗?很明显,设若我们不让孩子们从小体验运动和劳动的过程,从中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希望寄托在大学中开展“创业课程”来实现培养学生们的创业能力,这种做法充其量也只不过是用一些华丽的说词进行一场自欺欺人的做法罢了!
有社会推崇的“精英”到今天窝在家里的“精神残疾”。透过这种对于大学生评价的华丽转身,不能不看出所谓的“精英教育”不负责的一面,是谁曾经简单的把“精英”定义在学习考高分数?又是谁营造了那么一种虚无的脱离生产劳动、脱离运动健身,不分白昼黑夜的做功课、考高分数来培养人才的社会氛围?
透过此类的暗淡转身,让人看到的只是曾经一个痴迷于用分数衡量人才的教育局面所带来的一个无知而恶劣的后果。
考试并不是解决教育的唯一法宝,在遥远的古代,就有很多教育家提出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原则: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等。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就应当尊重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不能为了愚蠢的成人们贪求教育政绩的野心而让孩子没白没黑的做作业、参加补习班、应对考试,更应该尊重他们自由玩乐的时间以确保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更不该应为整个社会在高分数面前的痴迷,而将他们的兴趣统统引导上了痴迷几门考试科目之上,尊重孩子们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等,保证孩子们足够开阔的求知视野。对待考试的功利,看得淡泊些,就不会因为痴迷而把整个国家的教育大局毁灭在一代人对于分数的无止尽贪婪的追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