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望远镜>>社教论坛>>阅览文章
拟态环境下的“切糕事件”

作者: 方明江 | 发布时间: 2012/12/7 9:19:41 | 271次浏览

拟态环境下的“切糕事件”

方明江

  切糕事件是指:“1121日,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 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

  数以百万计的微博对“切糕事件”进行了激烈的探讨,简略的归结了以下几点:1、新疆人有了讹诈和强买强卖的形象;2、维吾尔族人的素质不高;3、这只是特例,不能代表新疆或整个维吾 尔族;4、少数微博中出现了地域歧视的字眼。

  针对上面的情况,下面就从拟态环境这个角度出发,浅谈这次“切糕事件”。

  “拟态环境”是指:就是日常中所讲的信息环境,也叫“似而非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 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网络传播是拟态环境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传播借助互联网、手机媒体和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介质在拟态环境下进行疯狂的扩张,“切糕事件”通过互联网、手机的技术手段迅速的被全国 知晓。在这次传播中,其中微博发挥的影响尤为重要。

  在拟态环境中,大众传播为绝对的主体。在虚拟的空间里,单个网民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言尽所有;不同的网民可以实现有效的互动,将传播的层次推向另外一个“高度”,使新闻的深度和 宽度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

  在信息环境下网民的心里因地域、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等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心态,虽然有所差异,但亦有这几方面的系统之处。参与性心里、个性化心里和虚拟环境下的匿名心里。基于 这些原因和特点才会在互联网中发现相互论战和观点较为中止的言论。

  在“切糕事件”中,广大网民踊跃参与的目的主要有:与自己切身利益攸关、求取真相、求名动机和消闲娱乐等。这些目的在网民注意力呈现了“集群效应”之后,网络大讨论就会变成一场 融合了各种声音的争论,导致了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的破坏力在放大,从而有可能引发其它的社会问题。在网民的微博中,地域歧视的字眼出现的频率较高,当然,理性看待的也不少。

  根据“扩散S曲线理论”,网络传播工具的使用的扩散率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于此,对网络传播行为提出两点建议:

  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法律在这方面的规范极为有限,必须尽快通过法律来完善网络传播。

  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法律是一套制度,而道德则是一套信念。道德有法律所触不及的优势。

  假设前面两点建议在当前网民哪里有了共识,那么“切糕事件”的网络舆论就不会是时下的样子,很有可能是朝另外一个轨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