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博士放弃科研的自主选择
作者: 张敬伟 | 发布时间: 2012/11/27 14:21:53 | 188次浏览
尊重博士放弃科研的自主选择
张敬伟
“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程代展陷入困惑,他在清华的学生博士萧杨(化名)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程代展在博客上写下3000多字的长信,表达惋惜与困惑。
博士看上去的确科研前途无限!这是中国学术界一般的成名成家逻辑。现实是这位博士有他自己的逻辑---对科研没有兴趣,甚至是厌恶。放弃科研,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笔者倾向于理解博士生的选择。也请全社会尊重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学术界遵循着一条理想主义的为国家奉献的路径,学界人士学什么专业,研究什么方向,紧紧围绕着国家的需要,甚至要忍受清贫生活的煎熬;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十年来,学术界又走向了世俗利欲之路,学界精英走出书斋向市场狂奔,教授变成富翁的同时也迷失了学术方向,学术丑闻接连不断,让人唏嘘。
这是学界的两种极端,都不值得提倡,也无法解决“钱学森之问”。现实的中国学界,不仅需要体制机制的更新,学界人士学术道德的提高,还需要涵养覆盖全社会的学术自由的风气。因为只有在学术充分自由的氛围里,才能激活学人们的灵感灵气,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学术能力,升华全社会的创新创意品质。
博士厌恶科研,从事中学教育,是学术选择的自由。从此,也许学术界少了一位学者,但同时也提升了中学教育的质量。这怎么算是大材小用呢?当全社会都在呼吁素质教育之时,若有更多的高端学人主动到中学乃至小学教书,尤其是像这位充满个性的博士那样,那将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吊诡的是,舆论界存在着一股自相矛盾的声音,一方面对博士到中学教书大呼“大材小用”,另一方面又对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不够而痛心疾首。这种逻辑悖论,其实隐喻着中国社会的痼疾顽症:既集体无意识地崇尚精英主义,又全员有意识地追求功利主义。看似矛盾的两种“主义”,汇成了一股负能量的合力,掣肘着中国创新力的发展,无法使中国产生世界级的顶尖人才。
众所周知,兴趣能够启发好奇心,也是成才的主观动力。一个学者,尽管他才华横溢,并有优渥的科研条件托底(如厌恶科研的博士),如果他对科研失去了兴趣,就不可能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苦逼其科研下去,他也只能吃老本,或陷入庸俗的学术功利圈里里不得自拔,或用发表论文和评选职称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样的庸碌学者在大学校园和科研机构比比皆是。恰恰是这些所谓的教授学者,使中国学术了无生机乏有生气甚至不时滋生出学术腐败的丑闻。因此,当这位博士对科研没有兴趣而离开时,应该说他是清醒和沉勇的,从科研机构到整个社会再到他的导师,应该给予他选择的自由。何况,他对科研已经到了厌恶的程度,何不放他一马,让他在感兴趣的中教领域大干一番。
不必再谈比尔-盖茨的例子,不必再讲西方名校的高材生从事蓝领工资的事实,中国社会的确应该转型升级,不仅是在政治经济等宏大叙事层面,更重要的是在社会观念上。如果说我们社会对北大学子卖猪肉卖糖球一直都莫名惊诧的话,意味着这个社会缺乏宽容开放和自由平等的平民化精神,牢牢困守于精英与草根相互隔膜的围城里。
就让厌恶科研的博士自由地选择职业吧,也许他将来一不小心就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也许他会成为一个很招学生喜爱的中学老师,也许他重返科研岗位,继续他的科研…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