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显微镜>>百姓茶坊>>阅览文章
不敢做房奴的人可能终生受穷

作者: 童大焕 | 发布时间: 2012/11/26 10:04:07 | 179次浏览

不敢做房奴的人可能终生受穷

童大焕

  十年前选择按揭贷款购房的中国首批“房奴”,多数都将结束偿还周期,进入无债一身轻的状态。与此同时,他们拥有的房产已增值数倍。

  房奴解套的故事以事实告诉人们,房奴们不是为银行打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享受到财产性收入的一群,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最早享受现代金融制度的好处的一群,他们是幸运的。1998年中国启动城市住房私有化,不久以后启动银行按揭贷款,之后是房价多次大幅度上涨。他们赶上的是历史的头班车,最早地获得财务自由和人生自由,也将很大程度上启动国人传统思维模式的转变。

  当然,媒体上不乏有钻牛角尖的评论认为:首批“房奴”在欣喜地告别房奴身份的同时,仍然难言真正意义上的解脱。比如,若你只有一套房,无论房产如何增值,只要没有最终套现,房价的飙涨并不意味着你的财富增长,“落袋”的数倍增长才具备实质含义。

  持这种看法的人,不知道财产与资本的概念有区别。德·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一书中告诉人们,第三世界国家很多穷人之所以穷,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土地房屋等财产,而是这些财富无法抵押变现实现资本化。在今天这个信用消费时代,独立产权房是最好的信用抵押物,它价值高,意味着你的信用能力强。你完全可以拿它来“变现”,比如你做生意、深造、孩子读书、老人治病等等急要大笔钱用,价值高的抵押物有用还是价值低的有用?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还有人认为,如果现有的房子一旦套现,势必要再度抉择是否购房,高房价之下,要进行房产升级,只能选择再当“房奴”。事实并非如此。在全球通胀的时代,房子是最好的也几乎是老百姓唯一的通胀对冲工具,如前所述,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抵押。而如果医疗、教育等各项服务价格都已经很高(这是通胀时代之必然)惟独房地产价格低,那么你拿什么抵御通胀?你会说房价低我现金多,但是现金和储蓄在通胀时代却是贬值的啊!黄金不保险,股市则连赌场还不如!你拿什么抵御通胀?

  按照这种逻辑,房子越便宜越好。但不妨推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动乱时代,粮食价格很高,一些人吃不起粮,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打压粮价,结果是供应减少,更多的人吃不到粮了;另一种是干脆提高粮价,结果粮食大量涌入,不仅更多的人吃得到粮食了,而且随着大量粮食涌入,粮价也得到平抑。

  至于如果你选择卖旧买新,买更大、更高价值的房子,当然意味着重新成为“房奴”,但同样将意味着重复过去银行助推你财产增值的历程。而如果你是卖掉大城市、卖掉城市中心的房子,改买中小城市或城市郊区的房子,或者是在同样地段卖大买小,那么你不仅可以不再贷款,而且一卖一买通常还会有现金盈余。

  如今,全世界都已经进入提前预支未来的信用消费时代,但我们还有一大批人,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一分钱恨不得掰做两半花的小农经济时代,把信用按揭消费视若洪水猛兽,把向他们贷款的银行视作无恶不作的周扒皮,“按揭,就是把你按倒在地,然后揭掉你身上的皮!”我要说的是,不敢按揭买房的人,可能要一辈子受穷甚至一辈子买不起房!不要想着按揭有多么恐怖,要多想想不按揭有多么恐怖:就算你的收入能赶上或超过物价上涨,等你攒够钱再全款买房,那房价也已经赶上或超过物价上涨。你的工资基数高,还是房价总价的基数高?显然是后者,那么,不用按揭,你怎么去追房价?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住房立刻成了全民的焦点问题。政府的廉租房建设只能解决基本的居住需求,指望政府给每个人分配拥有产权的住房是不可能的事情。房奴是大多数人拥有自主资产的必由之路。经过年轻时的奋斗,终于获得一套资产,这是一种成就,而不是痛苦。

  20121120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了北京一个炒房客的故事:2003年,徐芳夫妇与亲戚朋友凑钱100万元(首付)投资房地产,贷款买了10几套房,当时她月薪只有2千元月供却高达4万元!多么不可思议!然而她做到了。2007年至2008年,她们陆续卖掉其中三套房子,并用卖房所得还清此前全部银行贷款,收益相当可观。徐芳和朋友们当年购买的十几套房子,如今还剩下一半。目前通过出租房子获得的收益相当可观。

  前几天媒体还报道了一个中关村房奴的心酸故事:月收入1.4万,还1.3万房贷。我仔细一看报道,原来是自找的,主人公一步到位买的是120平米的大三居,实际上孩子未生岳母来住也完全可以买一个小两居外加一个小户型出租,总价不变而月供锐减。

  多数人按揭买房初期都觉得房价很恐怖。过三五年再看,情况完全不同。一些认为自己几辈子都买不起房的人,换一种思路可能买得起好几套房。思路决定出路,开放的心胸和开放的视野决定开放的未来,钻牛角尖常常会使自己钻进死胡同。刻舟求剑思维的人往往难逃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