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望远镜>>社教论坛>>阅览文章
微评:“中国式”标签的流行与反思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2/10/30 9:49:25 | 120次浏览

微评:“中国式”标签的流行与反思

【中国式接孩子调查:多系独生子家长担心安全问题】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家长们开着各式交通工具,早早翘首以待,人群之众、秩序之嘈杂彷如集贸市场。记者随机采访,试图探寻这又一中国特色式现象背后的问题。

  印象中的“中国式”标签开始流行是从女作家王海鸰作品《中国式离婚》被改编成同名连续剧热播开始的,时间是2004年。因为有大牌如陈道明、蒋雯丽等明星的加入,符合当年人们最为关注的“小三儿”“离婚”话题而红极一时。“中国式”三个字自此便处处可见了。

 有记者问男主演陈道明“你理解的《中国式离婚》是怎么回事儿?”他说“想离离不了。”

对何为“中国式”?女作家王海鸰接受采访时说:“你要是硬从理论上去分析的话,事实上我觉得它是一种文化差异。在西方,在婚姻里,在感情里,注入的理性就要多一点。前不久我记得还在讨论这个婚前财产公证,会不会影响感情。先小人还是后君子,还是先君子后小人,包括对AA制,我们都要讨论很长时间,会不会伤感情。我们永远把感情和一些东西混为一谈。”

那么,“中国式”到底指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一种“纠结”情绪,一种“拧巴”心理。理性与感性、公家与私家、大家和小家、他家与我家…永远处在一种纠结不清的状态。没有结论,只有纠缠。斩不断,理还乱,就是“中国式”。

 今天,被冠以“中国式”的“接孩子”现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学校门前,人喧马闹,孩子大了不放心,小了也不放心,千万个不放心汇聚在“校门前接孩子”那个时段。衍生出来的为了接自家孩子而出现的“违规乱停车”“违规带人”“吵架”“粗暴干预”等等世情百态,不一而足。

“中国式接孩子”之前还有被热烈讨论过的“中国式过马路”。网络时代,传播速度就是快啊,使用频率就是高啊。名词解释: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你能想到的“中国式”还有什么呢?“中国式幼升小”(幼儿园超前学习小学教材?怕小学跟不上);“中国式小升初”(关键词:学奥数、推优、大排位、择校);“中国式兴趣班”“中国式家庭作业”……等等是不是都可以一并被“中国式”了?

这些现象真的就只有“中国式”(中国特色)吗?还是用熟了用惯了,拿来主义而已?还是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并非做过“他国式”的比较和细察?又或者是我们的心态出现了问题,集体问责“中国式”(已产生逃避和调侃心态,只是娱乐一下嘴皮子,看看新闻过过眼球就好呢?)

笔者曾看到一个在纽约生活的微博网友说“在纽约一个人也不太敢过马路,最好有人一起过比较安心”。据我们所了解到,韩国和日本小学生的升学压力也不小,竞争大,孩子们上学并不如你想当然以为的只有“中国式”最不轻松。

 那么,“中国式接孩子”是只有在中国生活,才不放心孩子的上学放学安全吗?

“中国式”标签的流行,说明它太投合大家的心理了。心安理得地当标签使用了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旦“中国式”好像就可以划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划出一大片人群了。“从众心理”是不是可以身陷“纠结”境地的人能心安一点呢?

 在心理学上,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是这样解释的: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中国式”就像一把被打开的大保护伞,罩住了被各种纠结拧巴的我们。但除了继续在纠结里拧巴着,我们还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