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想死谁之过
作者: 文庆 | 发布时间: 2012/10/29 9:38:04 | 132次浏览
老人想死谁之过
文庆
童子:先生,最近央视采访一位老人,她说自己恨不得早点死,因为三个女儿很少回来陪她说说话。她不在乎儿女给多少钱,只要有感情交流就行了,可是这却成了一种奢望。儿女结了婚,就只顾小家了。
先生:古时候是另外一种情景。儿子都与父母住一起,对父母一般都惟命是从,经常陪父母聊聊天,生怕他们不高兴。这也归功于儒家,没有哪派的思想家比儒家更重视孝道。
童子:古时候儿子一般不会出去打工,“父母在,不远游”成了一种原则,所以儿子经常有机会孝顺父母。不过,五四运动鼓吹民主自由,目的之一就是反对父母对子女的压制,因为这使子女失去了思想与行动的自由。父母毕竟是上一代的人,思想不免落伍,即使不落伍,他们与子女的观点与兴趣也可能存在差异,所以他们的指示对于子女来说,不一定是合理的。
先生:经济学者陈志武对古代的孝道还提出另外一种批评,他认为这种孝道不是纯粹的,子女对于父母来说只是工具,因为养儿只为防老,父母可能担心子女没有出息而不足以防老,所以对子女的管制很多,子女失去了应有的自由。在父母能赚钱、掌握各种资源的时候,给子女各种资助与支持,比如花大笔钱帮子女买房,当父母把毕生所赚的钱都给子女买房了,心里肯定不舒服,如果子女住在免费得来的房子里仍然大手大脚花钱,不懂得体谅父母,与父母没有感情交流,那么父母当然不太开心,父母会对子女提出各种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会认为自己一辈子为子女付出那么多,理应得到这些回报,这样子女不自由,父母也不自由,因为他们把钱都贡献给了子女,老了还得向子女讨钱,受子女的制约。
童子:父母因为付出太多,就认为自己可以管子女,到老了可以倚老卖老向子女提出各种要求,子女因为这些管制与要求,失去很多自由。表面上,父母很伟大,子女很孝顺,但是他们都失去了很多。这样看来,子女小时候,父母是子女的工具,子女长大后,子女是父母的工具。听上去是不太合理,那陈志武先生有什么建议呢?
先生:大力发展金融。子女读书、买房等大额开销可以贷款,父母把省下来的钱一部分用于投资,赚取更多的钱,另一部分用来买医疗、养老等保险,这样父母养儿不为防老,就不用对子女管制太多,不会因为付出太多心里不平衡而对子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把钱省下来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到老了有养老保险,不用向子女掏钱花。这样父母、子女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生活质量更高。最重要的是,父母、子女都不再是对方的工具,可以专注于感情交流,那样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才是纯粹的。
童子:中国的父母如果不为子女的教育、住房作经济上的贡献,反而把钱花在投资、买保险上,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先生:关键是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若想进优质学校,幼儿园、中小学的花费就是惊人的,让子女承受大学的学费还可以理解,如果还让子女承受幼儿园、中小学的巨额学费,就有点不人道了,现在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即使让子女贷款买房,首付总得先付吧,首付一般也得几十万,30岁左右的子女根本付不起,还是要父母来掏腰包。所以,仅仅为了子女的教育与住房,父母可能就耗尽了全部的积蓄,甚至还有欠债,根本谈不上自己搞投资、买保险,提高生活质量,父母无法为自己而活,只是为子女而活。
童子:我觉得现在的父母更伟大,他们只是一味付出,当子女的大事都操办了,自己的积蓄也用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们也不想靠子女养着,还是想自力更生。
先生: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不想靠子女养老,只是子女还有子女,他们又得为自己子女的教育、住房而努力奋斗,子女结了婚而只顾小家,也有他们的苦衷,老人们也体谅到他们的苦。要想让父母、子女活得不那么压抑,教育、住房这两座大山必须推翻,这样父母们可以省出一点钱,不说去投资(在中国做投资也不太靠谱),至少可以去买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童子:现在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一般都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啊!
先生:事业单位我们不说,企业的那点养老保险等我们老了,够什么用呢?我说的养老保险是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虽然缴费不少,但老了回报也多。至于体制外的医疗保险,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杯水车薪,不知道它到底保险了什么,还是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靠谱点。教育、住房不用花很多钱,子女们的压力也小了,不用为了小家那么拼命去挣钱,也就有闲暇去多看看父母,多陪他们聊聊天。
童子:但是现在很多子女都在外打工,多看看父母也是一种奢侈,想父母了顶多只是打打电话而已。
先生:打工者最孝顺的方法还是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住,前提是打工者要挣到足够的钱,房价也不能太贵,如果打工者只能支撑自己的小家,租着很小面积的房子,再谈接父母到身边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大家都知道,连周其凤这样的北大校长都无法接父母到身边住,所以打工者尽孝心真的很难。
童子:外出打工者太多是不是意味着地区发展太不均衡?
先生:是的,现在对民营经济还是有很多限制,对于既存的民营企业,很少有政策上的优惠,而国企垄断的很多领域,民营企业还无法进入。如果给民营企业公平的政策环境,不要给它们设定太多的门槛,那民营经济是可以遍地开花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肯定会有所缓解,外出打工的也不会这么多。而且,民营企业更善于把握商机,创造更多的价值,打工者也可以挣到更多的工资,钱多了,接父母到身边就更容易了。
童子:当父母、子女自己可以支配的钱多了,空闲时间多了,他们都不再是对方的工具,那感情交流自然也会多起来。这是陈志武先生的看法。不过,据我了解,美国的金融产业发达,父母用现在的钱买金融产品,子女用未来的钱买金融产品,他们都可以更多为自己而活,有更纯粹的感情交流,但是一旦子女长大了,他们会很独立,很长时间不去看望父母是很正常的,父母也很独立,不需要子女常常来看他们,他们都各自享受自己的生活。在中国,父母一般受不了这样的状态,如果子女长时间不露面,他们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先生:这是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人向来很独立,友情、亲情在我们看来都是很淡漠的,如果我们做子女的太独立,即使给父母再多的钱,父母还是觉得我们不孝。如今很多人已经忘却了古代的孝道,总觉得那是封建的东西,如果我们读读《论语》关于孝道的看法,根本找不到封建的痕迹,句句体现的都是人性的光辉。不要老是想着父母思想落伍、无法沟通,我们做子女的也有老去的一天,我们也会跟不上时代,我们必须设身处地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说一些他们喜欢听的话,做一些让他们开心的事情。如果我们从来不懂得与父母好好沟通,逗他们开心,那么,当我们老了,我们的子女会如何对待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