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望远镜>>社教论坛>>阅览文章
用生命换考桌 让教育公平碎了一地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2/10/12 8:43:39 | 154次浏览

用生命换考桌 让教育公平碎了一地

崔莹是黑龙江人,来京工作十年,七年前,她把女儿暖暖接到北京读书。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在升高中时,把孩子送回老家。她赌,女儿高考时,政策能够松动。现在,离 高考只剩下200多天,崔莹说:“我愿意用自己一条命,换一张北京的考桌。”

母亲愿用自己的命来为女儿换一张考桌,这样的赌注无疑是最残酷的赌注,也注定了是最悲情的赌注,因为生活从来不惮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悲情。孩子爱北京不愿回老家,母亲更不愿让孩子成为千万个留守儿童中的一名,7年时间,希望、失望,再从希望到失望,一家人就这样在等待中煎熬,在煎熬中慢慢绝望。

宁愿舍去生命只为儿女的前途,这其实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写照。他们不怕自己吃苦受累,不怕挨城里人的白眼,他们为城市做出巨大贡献,只是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的老路。但现实是无情的,北京是所有人的首都,但不是所有人的城市。尽管“随迁子女”的家长一样工作纳税有职称,甚至买房交社保,但还是不能轻易碰触和影响当地考生的权益,这似乎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

高考的价值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眼下的户籍制度无疑让考生处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一纸户籍带来的特权已根深蒂固,这样的特权要想撼动当然会难上加难。在这篇新闻报道后面的跟帖中,有百分之六十的网民留言都在指责这位母亲,“麻利儿回老家!该干嘛干嘛去!”由此可见解决异地高考涉及地方政府利益、教育行政部门利益、高等学校利益、本地户籍人口利益和外来人口利益等诸多现实利益的纠缠与博弈问题,这或许也是政策迟迟不出来的原因。

用生命换考桌,实则是让教育公平碎了一地,北京只是北京人的北京,北大只是北京人的北大,一张薄薄户籍背后其实是地方保护主义,悲哀的现实不知毁了多少孩子的梦想,多年努力与等待的随迁子女难道他们只是这个城市的二等公民。既然异地高考已经破冰,改革就该拿出勇气和诚意,如果只是画饼充饥调人胃口,如果总是不想碰触既得利益者的权益,那么教育官员口中的教育公平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