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广角镜>>民生党建>>阅览文章
官方频曝社保基金短缺想要说明什么?

作者: 邱 林 | 发布时间: 2012/10/11 9:14:51 | 190次浏览

官方频曝社保基金短缺想要说明什么?

中国社保基金短缺一直是坊间关注的话题。日前有媒体披露,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和支出之间的距离已缩小至35.06亿元,这是多年来上海两者首次出现差距缩小。然而,这一数据与上海官方公布的社保基金缺口数据相距甚远。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数据,2007年,该市养老保险的基金缺口为49.55亿元;2008年,缺口就上升至88.63亿元;2009年,这一数字是91.86亿元。到2020年,上海可能会面临831亿元的养老金缺口,如果上海财政收入与工资能够保持同步增长,这一缺口将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10%

  事实上,上海官方公布的该市社保基金短缺只是冰山一角,这一问题在全国其它地方更加突出。

  201112月官方公布的《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若剔除1954亿元的财政补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收不抵支的省份共有15个,缺口高达679亿元;而第二部分“空账”的数目也在逐年扩大。截至2010年底,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额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由此,导致1.7万亿元的缺口。

  925日,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受邀参加一个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时,再一次提起中国养老金存在的缺口问题。不过,他认为,政府不是被动地准备钱,而是调整这个制度,下一步可能出台涉及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等措施。例如养老金交30年,就可以获得养老金了。那今后30年不行,可能要交35年。现在60岁退休了,将来可能63岁退休。

  一度时期,人们对于官方频频曝光国内社保基金缺口增大问题,特别是透露存在1.7万亿元的缺口,以为是政府在为社保基金入市进行造势,但从戴相龙的此次演讲中,我们发现,实际上他是在为延长职工退休年龄,并以此作为政策调整的基础作舆论导向。但这样做,无助于公众更为理性和客观地讨论问题,进而达成能为多数人接受的共识。

  长期以前,公众只管按时足额交纳养老金,至于这些养老金怎么管理、使用,不公开也不透明,公众也无权过问。可是突然之间,官方却宣布国内的社保基金竟有1.7万亿元的缺口,且有继续拉大缺口的迹象,并将延长职工退休年龄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让公众始料不及。

  可以想见,官方多次重申社保基金现在支付没问题,而现在却反其道而行之,似乎是让公众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保基金支付缺口高度警觉。然而,官方这种心理测验式的议题设置方式,却是在一团乱麻中不断挑动公众的敏感神经,每一次都引起舆论反弹。

  假如将延长职工退休年龄作为官方的政策选项,那么,新的问题有可能会产生,即企业工人男性50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存在一个“就业困难期”甚至是“就业断档期”,延迟退休使“困难”和“断档”的时间又增加5年,而且还要继续交纳保险费,这对企业工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如果延长退休年龄、以多缴纳养老金来填补成真,那不过就是说,政府开始单方面违约。因为缴纳养老金并领取养老金,一开始是以双方同意的工作年限为依据的。显然,这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平和不公正。

  我们理解,动用政府财政资金补充社保基金缺口,会给财政造成压力。但是,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就是用来消除公众不确定的养老风险的,这一制度建立在用人单位或雇主、个人与政府等多方分担责任和世代自然传承的基础之上,并由政府充当担保人,承担兜底责任,从而可以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其实,由政府财政兜底社保基金,并非中国才这样做,而是国际上已经建立社保制度的一些国家通行的惯例。养老金的缺口是因以前对于职工的欠账造成,堵上这个缺口最好的措施就是财政兜底。换个角度看,目前国内“三公”消费一年都接近万亿元,政府只要下定决心予以压缩,用挤压出来的钱来弥补社保基金的不足,其效果也比延长职工的退休年龄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