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3年人民币购买力变动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2/10/11 9:00:55 | 166次浏览
过去33年人民币购买力变动
海 宁
购买力
财富是个“购买力”概念,伊朗通货膨胀几个月翻一番,伊朗人不会觉得自己财富增加了。
2008年10月166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与2012年10月的2132元,哪个购买力更强?
一年期存款利率
1980年至今,100元存款33年可以变成563元,而33年物价水平上涨不止5.63倍。
2001年至今,存款收益就更少了,总收益不到33%,而物价上涨不止33%,房价,教育费用上涨更多。
中国过去33年,除去1995-2000年,其它时间基本属于“存款致贫”时间段。
什么通货膨胀率更真实?
7%-9%之间?
中国的普通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如果按7%的平均通货膨胀速度,大约是十年物价翻番,33年是9.3倍左右。如果按照8年翻一番的速度,那么年均速度是9%,这与很多普通人2012-2004-1996-1988-1980,每8年物价翻番的感受基本符合,当然这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官方CPI数据过低,与现实非常不符。
真实的经济增长
购买力的增长,才是真正的经济和财富增长。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在70年代也遭遇过购买力下降40%的悲剧,诺贝尔奖基金的购买力也曾经大幅下降,这些基金后来都不得不投资增值。
显然中国经济过去33年,尤其是过去20年,经历了跨越式大发展,一个普通人的工资的购买力,以3 - 6%的年均速度上升。中国制造业和其它行业工人工资购买力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增长是劳动者,经营者,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地方政府的合力的结果(经济发展后,地方官员有政绩,税收增加,地方公务员待遇增加,所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很高)。
有人混淆视听,以“过去33年物价涨了那么多也没有出事”为由,力促货币宽松和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政策建议,2009年屡屡获得高层积极回应,而今年屡屡碰壁。
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人民币购买力变动
不管那种计算方式,人民币银行存款即使算上利息,大部分时间,其购买力是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