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难题的多元选项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2/9/28 9:42:43 | 189次浏览
中国养老金难题的多元选项
据东方卫视报道,“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25日在上海举行。戴相龙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论坛上,他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戴相龙在会上指出:“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这叫现收现付,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这些钱都是他的,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那时的政府就没法平衡,那是后患无穷的。”
养老金问题一直被关注:一是备受诟病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有违平权原则,二是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三是公众的权利自主一是增强,四是社保体系尚不完善。
众说纷纭之中,养老金这道关涉所有公民的难题却没有笃定正解。从专业人士到传媒舆论,再到坊间网络,人们聚焦的内容无非是养老金到底有没有缺口,养老金双轨制如何打破,是否可以延迟退休…戴相龙先生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而且担任过央行行长,他的言论应是相当权威的。
从其言中,可以解读出三层意涵:一是养老金虽无近虑但有远忧,近期合并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现收现付没有问题,但个人账户一旦退休就会有缺口;二是缺口多大他无法预估,但政府要早作打算早做平衡;三是延迟退休时可选项之一,他提出了63岁退休的说法。由于是论坛性质,戴先生的讲话也算是一家言,但由于其身份特殊,或从中折射了养老金制度设计和改革的方向。
由于养老金、老龄化纠缠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难题。求解这道难题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多个正解合并解决才行。这看似给给中国民众带来了困扰,让制度设计和行政执行耽于瓶颈,但也是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一个良机。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国家主导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保体系,这个体系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承担,加上社会保险、社会慈善、单位机构与个人缴纳的相互补充,从而改变家庭养老的伦理方式,升华至社会养老的新局面。这恐怕就是戴相龙先生所谓的政府主导下的平衡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公共财政并不差钱,只是公共财政关切的重点不同。究其原因,仍是公权力注重发展而非民生,注重效率而非公平。若公共权力思维转型,庞大的公共财政转移一部分既能化解社会保障的全覆盖性,社保体系的全覆盖,才能抹平城乡差别、养老金双轨制两个层面的不公,实现真正的全民养老的公平。
因此,退休制度延迟也好,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也好,并未触及中国养老金问题的核心,还只是阶层利益的博弈性呐喊。若只是采取这种方式的打补丁修补,老的不公给摆平了,就会导致新的更多更大范围的不同,从而使中国老龄化社会沉淀为中国现代化难以修补的短板。
有个问题还必须厘清,即养老金投资入市问题。若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化理性化,社保资金一部分投资并不失为破解养老金缺口的一个有效途径,关键是有关机构的理财能力是否到位。
中国社会,有家庭养老的传统而无社会养老的习惯。但公共行政应有的社会责任,决不能依赖于家庭伦理,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体制主导下的社会保障更不能缺位。就此而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还是应以国家为主,社会、家庭为辅的方式进行,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不妨拿来借鉴。多管齐下,国人晚景凄凉的悲哀就会变成夕阳无限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