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镇故事传说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2/9/17 10:51:41 | 2948次浏览
江宁镇故事传说
周公瑾勒马造石桥
江宁镇大街中心,跨江宁河的桥古名周郎桥。此名来由,系相传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率军沿江东下,要占建业(今南京),不料一日被阻于江宁浦。前哨报告了军情,周瑜听罢策马到了河边,但见水深流急,人马既不能涉水,也不能泅渡,着实为难。他沉思一下,鞭梢一指,果断发出一令:一天之内造起桥来。部下一听都惊呆了,时间一天,又无材料,这桥如何时造得起呀?哪知周瑜胸有成竹,他把帅府从水桥村迁到离造桥地址不远的一小村上,亲自指挥拆东大桥运材建桥。不消一天功夫,果然在江宁浦上建起了一座大桥,让军队顺利通过。周瑜策马间见路旁有口水塘,便给战马洗了个澡,而后麾师向建业进发。
打那以后,人们把江宁河上周瑜所建的桥称为“周郎桥”;把周瑜二迁帅府的村庄叫“二府庄”;还把周瑜给马洗过澡水塘叫“浴马塘”。
(选自《江宁镇志》第303页)
李三娘产子咬脐郎
孙家大队有个李山头,住着姓李的数十户人家,却是“一李三宗”,同姓不同宗,同字不同辈,男女通婚。要问原因,引出一段故事。
一千多年前,李山头姓李的原是同姓同宗,有个富户李员外,生有二子一女。儿子娶了有钱人家的姑娘为妻,门当户对,女儿人称三娘。待字闺中,知书知理,秉性坚强。
这年春天,来了一个外乡穷汉刘智远。李员外见他力大能干,便收留他做了长工,做做杂活,种种西瓜。一天晚上,李三娘独坐在窗前,忽见睡在院子里的刘智远七窍中穿出一条银蛇,来回串动。三娘惊呆了,“蛇穿七窍,必主大贵”。他料到这长工必非凡人,又慕他人穷不失志,更怜他露宿风霜苦,便将自己一件旧衫从窗口丢到刘智远身上。刘智远一觉醒来发现女衣,明知是三娘的也不敢问,只把感激之情藏在心底。
不久,李员外无意中在刘智远处发现了这件衣服,心中大疑,经过盘查,才知是女儿的事,真是又恨又气,就想加害刘智远,以免丑事外扬,辱没门风。三娘得知,当晚私下在瓜地,向刘智远当面吐露了相爱之情,并要他赶快逃脱。二人双双盟誓,永结同心。刘智远决定渡江北上投军。他把那件布衫交给三娘收藏,要她等待日后重逢,双双执手洒泪而别。以后,有人为三娘说亲,三娘总是一口拒绝,员外为此烦恼,嫂嫂恨她不嫁,经常指桑骂槐,没好脸色看。时光一晃三个多月,看见三娘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李员外恨自己生个不肖女儿,辱没了祖先,气愤忧郁,竟一病不起。这一来,三娘又加上个不孝罪。哥哥冷眼,嫂嫂歧视,日里逼她下厨房,夜里赶她下磨坊,被折磨得九死一生。有一天深夜,三娘在磨坊里生下了一个男婴,手边没有剪刀,就用牙咬断婴儿脐带,写下血书:“儿父刘智远,儿名咬脐郎,儿若蒙收养,恩德永不忘。“三娘把血书揣在婴儿怀里,放进木盆,推下沟塘。三天之后,三娘急病身亡。
再说咬脐郎在盆中被外村一个起早拾粪的老汉发现,抱回家去收养。到咬脐郎长到十二岁时,老汉听说北方出了个新皇帝叫刘智远,不禁又惊又喜,便回家把前后原委告诉了咬脐郎,带着他到北方找到了刘智远。刘智远见了血书,知是真情,父子悲喜交加,抱头大哭。又听说三娘已被折磨致死,不禁肝肠寸断,怒火中烧,当即令一员大将带领兵马前去杀了三娘的哥嫂,为三娘报仇,并要血洗李家全族以泄愤。李氏家族哭天嚎地,眼看死到临头,却有个聪明人想出一计,领着大家向那大将分辩说:“我们虽姓李,却不是李三娘那一宗,还望将军饶命,”大将想想这话也对,就免杀走了。从此,李山头的李家就成了“一姓三宗”。村边的那个沟塘,至今还叫“贵子沟”。村外还有一个两亩地大小的土墩,叫李三娘梳妆台。说来也奇怪,这台子上既无蛇虫,又不生蚂蚁,一到夏天,当地人们总喜欢在那里乘惊。
(选自《江宁镇志》第303页)
朱元璋藏身三山庙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登基之前,曾在长江边上被打败了,单身逃上一只渔船,渡他上了三山。当时天色已晚,就找了座破落的山神庙暂且藏身。待他身进庙门,有一只大蜘蛛拦门结了一张蛛网,把庙门网得满满的。这时追兵赶兵赶来,到处找不到朱元璋,正想进破庙搜查,史见庙门尘土堆积,满布蛛网,料是无人进出过,便一声呼啸,到他处搜查去了。朱元璋躲过这场大难,发愿谢神。到他做了皇帝以后,就叫人建了这座寺院,所以三山寺又称护国寺。
(选自《江宁镇志》第305页)
胡敬德打鼓邀乡亲
三山村有座宗三庙,二进大殿上正中供着一尊黑脸神,当地人说此神就是胡敬德。还说胡敬备就是唐将尉迟恭,家住骆家圩。他大半生戎马生涯,老时落叶归根,回乡居住。因为他长着一副黑脸络腮胡,仪态威严,家乡小一辈人都有一点怕他,不敢到他家串门子。胡敬德见此情形,便琢磨出一个办法来。过年时,他准备下许多果子糕点,然后在门口敲起鼓来。鼓声咚咚,招来许多好奇的儿童、青年,胡敬德笑脸相迎,招呼大家吃果子、点心,和他们一起玩。大家见他脸虽黑,心却好,从此非常敬重他,在他死后还祀进了宗三庙。三山村祖辈相沿的过年时打神鼓的习俗,就是由此而来的。
(选自《江宁镇志》第305页)
宝钥匙打开三山库
三山是座宝山,宝就藏在山肚里,山象宝库,有门、有锁,这开锁的钥匙就是宝中之宝了。
要问这宝钥匙在哪里?说来话就长啦!相传很早以前,三山脚下有位种瓜老汉,他的瓜个儿大,皮儿薄,咬一口水凌凌甜到心。这么一块种瓜好地引得当地财主红了眼,做梦也想把它弄到手。
这年老汉又种了一亩西瓜。哪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瓜纽儿拳头大的时候,连日暴雨,山洪差点削去一层地皮,一田瓜眼看就被毁了,老汉急得要命。雨停天晴后急忙去整理瓜田,忽然看到一根瓜藤上有一个圆溜溜的瓜纽儿。老汉又心疼又喜爱,把全身精力都花在这个瓜上。说也神奇,这个瓜后来长得足有百来斤,远近人都说老汉种出个“西瓜王”。一天,来了一位江西佬要买老汉这个瓜,一口出了白银一千两,老汉惊惑不解,再三追问。江西佬说:“这西瓜是开三山宝库的钥匙,只要在八月十五月照中天时,用瓜敲打石门三次,口念‘宝库、宝库开门来’,三山宝库就会打开,得到你需要的一切东西。”老汉一听忙说:“谢谢你的指点,我的瓜可不卖了。因为三山脚下的穷乡亲们都苦了多少辈子,三山的宝藏应是三山穷人大伙儿的。”江西佬见老汉诚恳,也就作罢走了。
人说“路上讲话,草里有人”,这件事被财主知道后,便抢先在当晚把西瓜偷去,然后如法敲开了三山石库门。哎呀!只里面全是耀眼的金银财宝。他正贪婪地向大口袋里装财宝时,不想身后“嘭”的一声,石门关上了,从此他再也没有出来,宝钥匙也就随着永藏山里。
从这以后,人们年年在三山脚下种西瓜,希望再长出一把宝钥匙来。
(选自《江宁镇志》第306页)
三山矶江神显神灵
在他官登极品威名显赫以前,曾在乘舟进京时泊于三山矶下。忽有位老人对陈公说:“明天不过午时必有大风,请君珍重。”陈公听了将信将疑,次日就托故没有开船。谁知到了中午时分,果然暴风骤至,江面浊浪排空,行舟倾覆,独陈公幸免于难。他正自惊叹,又见前日所遇老人走来,遂即迎上致谢,交询姓氏。老人自称:“我乃龙神所派巡江将官。”陈公忙问:“我将怎样报答你的大德呢?”老人说:“但求得到一部《金光明经》,使我能得力获得迁升,就心满意足了。”陈公回到京里,便叫人抄了《金光明经》三部,派人专程送到三山矶下,祝告后投入江中。一日,陈公在任上白天理事,久之身倦伏案而眠,梦里又见那老人前来说:“陈公言而有信,特来致谢。我本来只求一部经书,承赐三部,我得官职连升三级了。”言毕而没。
(选自《江宁镇志》第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