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放大镜>>三农之友>>阅览文章
做好中后期管理 提高水稻结实率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2/9/11 9:34:51 | 185次浏览

做好中后期管理 提高水稻结实率

做好中后期管理 提高水稻结实率 目前晚造水稻的生长已进入分蘖期,有的很快就要进入幼穗分化期。从以前农民的水稻收成来看,好象水稻的禾苗生长是不错的,有效穗数不少;但是产量就是不高,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结实率低,干粒重小而造成的。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干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由此可见,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仅次于穗数,干粒重也不能忽视。因此,加强水稻中后期管理,提高水稻结实率,增加稻粒的饱满度,是提高水稻产量关键。

一、粒数、粒重形成的生育时期和要求

1、粒数的形成: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是在长穗期。 穗的大小,结粒多少,主要取决于幼穗分化过程中形成的小穗数目和小穗结实率。在幼穗形成过程中,如养分跟不上,常会中途停止发育,形成败育小穗,降低结实率,造成穗小粒少。长穗期栽培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壮杆大穗,防止小穗败育。

2、粒重的形成:决定粒重及最后产量是在结实期。水稻粒重是由谷粒大小及成熟度所构成。子粒大小受谷壳大小的约束,成熟度取决于结实灌浆物质积累状况。子粒中物质的积累主要决定于这时期光合产物积累的多少。如水稻出现早衰或贪青徒长,以及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稻粒不饱满。

二、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水稻粒数、粒重形成的生育时期和要求,采取如下措施:

1、注意中、后期追肥:晚稻与早稻相比,吸肥高峰期较迟,而且吸肥高峰也不及早稻明显,但高峰的下降幅度较平稳,后期的吸肥比早稻高,但是晚稻的生育期间,气温从高到低,即前期温度高,中期温度逐渐下降,后期温度较低,土壤供肥力受到温度的影响,前期较强,后期较弱,因而晚稻中、后期容易脱肥,尤其在稻田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明显。因此,晚稻一定要注意中、后期施肥,防止根叶早衰而降低了结实率,影响产量。

2、采取科学施肥:有很多不懂技术和没有经验的农民,不知道水稻的需肥比例是怎样,看到水稻生长不好,就拿肥去施,尤其喜欢施用氮肥,结果造成贪青迟熟,病虫害严重,甚至出现倒伏现象,造成空、秕粒增多。事实上,晚稻需钾量比早稻大,全生育期氮、磷、钾的比例约为2:1:3,此外,还要施用一定的硅、锌、镁、硫等微量元素。中后期应多施钾肥,忌偏施氮肥,中期重视穗肥、粒肥,前、中、后期的穗肥比例3:5:2。这种施肥法的增产途径是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增加颖花数,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3、合理排灌:水稻够苗后要及时排水露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使叶片由绿转变为淡绿或黄绿,叶片变直变厚,光合作用增强。经过露晒田,禾苗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提高植株碳氮比例,利于营养物质贮运到茎和叶鞘中,茎秆粗壮,并防止贪青徒长,为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打下基础。幼穗分化始期灌水3-4公分,干湿交替,保持田间湿润。孕穗期至破口期保持浅湿交替、以湿为主,抽穗扬花灌回浅水,以后保持湿润。收获前5-7天灌跑马水,切忌过早断水,以防止后期谷粒充实不饱而影响产量。

4、保叶防早衰:据试验水稻抽穗后谷粒中的养分大部分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其中约有70%的养分是最后三片功能叶提供的,因此保护好这三片叶对提高粒重和结实率,尤为重要。1喷药防好稻纵卷叶虫、纹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2喷施根外追肥如高效硝铵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微肥等,连喷三次,可提高养分吸收率,增强水稻叶片光合能力,促进叶片有机物向籽粒运输,能有效提高粒重和结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