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校服”,红了商家绿了教育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1/10/27 12:48:34 | 138次浏览
“红校服”,红了商家绿了教育
绿领巾风波尚未散去,又有网友爆料称,内蒙古包头二十四中向初二、初三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以及部分进步特别快的学生发放了一款与众不同的红色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南都记者查实,该校确实发放了100件特殊红校服,以区分普通学生,目的是树立榜样,校服由当地一家地产企业赞助。
要说该校有意歧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优等生”不管穿不穿红校服,都会因为老师的看重而区别于其他学生。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成绩优先”的氛围中,我想多数学生应该不会因穿不上红校服而产生被歧视的感觉。反倒是穿着红校服的优秀学生们,心里未必舒服。
实际上,“红校服”晃荡在校园内外,让人感到扎眼的不是它的颜色以及“特殊寓意”,而是那几个商业味道极重的字眼。学生或许并不能完全洞悉学校与企业之间依托“红校服”的用意,但一定清楚自己穿着“红校服”相当于时时刻刻都在为人家打广告。既然如此,“红校服”所带来的就不是荣誉感和优越感,而是被当成玩偶一般利用的耻辱感。
换个角度看,“红校服”的存在,不在于教育歧视,而在于教育逐利。如果学校没有利益可言,显然不会接受这种印有企业广告的特制校服,哪怕是“赞助”的。企业赞助教育本不是新鲜事,但问题是如此体现于“红校服”的企业与学校之间互动“赞助”活动,其本身就带有利益交换色彩,“红校服”变成企业广告招牌也就顺理成章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似乎教育也不再是一块净土。这些年,教育逐利现象按下葫芦浮起瓢,而“红校服”无非是其中的一个恶例。教育逐利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教育管理权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家长又不会对学校构成实质性的监督,所以导致了某些地方教育管理权无限膨胀,通过权力“消费”变现利益,受到伤害的只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