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王文清的“裸捐”生活
作者: 徐明 | 发布时间: 2011/4/11 9:14:06 | 176次浏览
“中国好人”王文清的“裸捐”生活
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正谊加油站站长、红十字人道主义宣传员王文清,18年来坚持无偿献血、扶贫帮困,累计献血超过8万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血液总和。
王文清今年41岁,初中文化,扬州江都邵伯镇人。他1986年参加工作,工作之余他坚持捐助帮扶困难人员、孤寡老人、流浪乞讨人员、失学儿童1000多人,22年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42万元。1995年,他牵头组建了扬州江都红十字爱心奉献志愿服务站,成员有100多人。他和他的成员已动员4000余人加入献血的行列。
物质贫乏
王文清住在父亲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里。客厅的墙上贴满献血宣传海报,一个小书柜里放着数十本献血证书和他在无偿献血、扶贫帮困、志愿者工作、加油站工作中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
据他的领导油库主任陈宝海介绍说,2003年春节后,他看到一个商店衣服搞特价,想到从没买过新衣服的王文清,于是硬拽着王文清买了一件。衣服只有85元,却成了王文清最舍不得穿的,也是最好的衣服。
陈宝海说:“我跟他认识了16年,也感动了16年。2006年春节,我在值班,王文清住在油库里。我走访到他家时,大年初一他中午就一个菜,青菜烧豆腐……”
王文清对女儿也很“吝啬”,12岁的女儿总是穿别人给的旧衣服。平时女儿寄养在老师家中,每星期零花钱是5块钱。
王文清也感到对不起女儿,可他觉得,比起那些贫困孩子,女儿的生活算好的。他相信女儿迟早会理解他。
精神富有
江都正谊服务区主任于华说:“按他的收入水平,若埋头过小日子,也应有房有车了。”
王文清攒下的汇款存根塞满一抽屉,他捐助21个孩子走进大学校门。
在扬州红十字中心血站,负责接待的安保熊师傅告诉记者,王文清每次都会把献完血小板血站发的100元营养补助投进门厅捐款箱。
今年1月13日,王文清被网友评为“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工作人员把5000元奖金发给了他。他说:“奖金我不要,把它捐给更需要的人吧!”
献血,是王文清生命中与捐助同等重要的关键词。他赢得“献血大王”和“中国好人”称呼。1992年在南京打工的王文清,听到急求血浆救人的报道后立即赶到血站献了400CC鲜血。
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献血,1995年王文清牵头组建了扬州江都红十字爱心奉献救助站。他把自己电话印在宣传册上,作为24小时公益紧急救助热线。他和扬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合作近10年,义务宣传无偿献血、捐赠骨髓活动,共组织献血4000多人次。2006年当他得知每人每月可献一次血小板的消息后,又志愿加入献血小板队伍中。到2010年底,他累计义务献血82800毫升(包括成分血换算),相当于15个成年人的血液总和。
41岁的王文清近几年已陆续把自己全捐了出去。 扬州红十字会救护部副部长周春林说,2003年,王文清与扬州红十字会签下协议,“身后”捐骨髓、捐角膜、捐器官、捐遗体,成为扬州“裸捐”第一人。
亲人忧虑
王文清被评为“扬州好人”和“中国好人”,他的善举被人们传颂和效仿,也有人不理解或说风凉话,尤其是他自己生活的清贫也接近需要捐助的程度。
王文清的父母、兄弟在感情上也曾难以释怀。弟弟王文林首次公开面对媒体发表对哥哥行为的态度,“起初支持,后来默认,现在反对”。
王文清曾连续6年春节期间去山西吕梁捐助贫困孩子,以致老母亲大年三十望着大马路,期盼奇迹出现。弟弟希望哥哥能兼顾大爱与小爱,能把握度,多倾向些自己家庭等。
“血液不是粮食,粮食可以播种,血液只能靠无偿捐献。”王文清常常这样告诉身边的人。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最幸福、快乐、开心的事,莫过于把自己有限的一生投入到为贫苦、痛苦大众谋福利中去,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记者问他是否会坚持继续做下去,他说:“我肯定会做下去,这是我的信仰。”
采访结束时,方顺利说:“从组织上来说,我们会更多关心好王文清的生活,依靠集体力量,动员社会更多人来参与公益事业,支持他更好地延续、传承大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