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车令”背后的四大误区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1/2/23 9:46:20 | 220次浏览
“限车令”背后的四大误区
近日来,北京“限车令”搞得锣鼓喧天。一时间,国内很多深感交通拥堵之苦的城市管理者也心向往之,以为上海乃至北京的经验是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的典范,值得群起效仿。其实不然,北京特色的“限车令”背后,至少存在四大误区,且潜藏着政策与民意“逗闷子”所引致的诸多乱象,并不适宜推而广之。
其一,“限车令”作为交通调控措施,仅仅是需求管理,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拥堵。在道路条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轿车存量基数不变,用车频率不变,用车成本、公交配套基本不变,仅仅是本地车辆的增量出现一定比例缩减,并无助于解决道路拥堵。
其二,“限车令”作为需求管理措施,不该留下“时间差”,人为形成“钻空子”的疯狂局面。地方政令既然决意阻止本地车辆过度增长,那就应该令出即行。但现实中,几天的政策空档期不仅让很多车商一夜吃饱,也让很多排队抢车的群众着急上火,顿生“抢车如抢房”的感悟。不仅如此,那些真心相信过地方政府解决拥堵问题的诚意,按照政策指示专心拥护公共交通的人,如今反倒成了被“摇号”机制关在门外的傻瓜;完全不理会主流媒体苦口婆心的劝告,执意我行我素的人,如今全都在庆幸自己脑筋灵活。
其三,“限车令”作为地方政令,不仅涉嫌直接干涉民众购买普通消费品的选择权,还和有关部门鼓励汽车消费的产业政策冲突,加之出台时机过于滞后,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从2009年到2010年,有关部委出台的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从对折到七五折,大力鼓动居民汽车需求扩张。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各地汽车保有量一直快速增加,各地政府却对此不闻不问,全无防备,等到拥堵严重,才陆续“限车令”加以管控。逻辑上,拉动内需时,一力宣传政策优惠,让群众出钱买车;在拉动内需后,则大谈节能环保,仿佛开车上路的想法都是“原罪”。如此翻云覆雨的做法,实在不够厚道。
其四,“限车令”涉及的诸多细节也完全经不起推敲。仅以每年新车号牌增量的测算来看,北京年增24万辆车的数字就缺乏足够有力的论据支持。按照媒体报道,“2007年北京机动车年增长25万辆,2008年增长37万辆左右,2009年增长51.5万辆,2007年之前,北京机动车平均年增长是18万辆。这也是确定2011年每个月增长两万,全年增长24万辆机动车的原因之一。”笔者很勤奋地读了多遍,但仍然自惭浅陋,看不明白机关何在。同时,“限车令”作为限制购买措施,与此前提高用车成本的政策思路存在极大的分歧,今后如何保持政策思路一贯性,也将是对地方政府决策智慧的考验。
从此出发,笔者认为,以北京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限车令”,并不是什么有效、有力的措施,反倒因充满机会主义色彩,又给了民间机会主义对策更坚定的存在理由。
记得曾有一个网络流传的关于世俗成功者的段子:说早些年政府不让生二胎,哥们偷着生了俩仨,人口普查交罚款了事;早些年政府禁止投机倒把,哥们赶着倒腾物资,浑水摸鱼弄了第一桶金;这些年政府反复强调不让炒房,哥们又执意炒楼……若干年下来,这从来不听指挥的哥们不仅很成功,而且很平安。一言以蔽之,就是“等绿灯”是傻瓜和孱头才干的事情,一旦察觉到政策想要禁止什么,最好的对策就是抓紧“闯红灯”。
因此,“限车令”这类政策不仅并不值得普遍效法,而且各地或许还需尽早以此为鉴,警惕政策公信力逐步沦陷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