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多棱镜>>少儿之家>>阅览文章
学生知识素养世界第一未必值得骄傲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10/12/14 8:24:37 | 227次浏览

学生知识素养世界第一未必值得骄傲

12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公布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首次参加PISA的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排在第一位。

就此结果,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国上海项目组12月8日解释称,上海虽成绩第一,但学生校内外上课时间总量偏高,课业负担偏重,学生自我调配课外阅读时间和文本的水平不高。上海首次作为地区参加测评,并非想“比较高低”,而是检测自身教育水平,因学生基数、国家地区分布等差异,并不能以此认为上海的教育就已遥遥领先了。

对上述PISA调查结果,我们并不感到意外。前年,上海市黄浦等6个区191所中学近2.8万名九年级学生,参加了“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测试结果就很“引人注目”:上海已进入世界第一教育方阵,与芬兰、瑞典等国家相匹敌。

怎样看待这次世界第一?不妨先来看PISA究竟是怎样一种测试。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0年推出,它以15岁学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评价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每三年一次。PISA认为,学生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所有知识与技能,要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必须在关键领域,诸如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打下扎实基础。为此,该组织制定了一套标准化指标体系。

这样的测试,虽说是对学生进行前瞻性评估,但从其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看,完全是我国内地学生的强项。要知道,我国内地的小学试题,很多大学生也做不出,不少国家小学二年级学生不识字、不懂加减乘除,而我国三四岁幼儿就认得几百字也不稀奇。加之上海此前的课改也强调,学生不但要学会知道(learn to know),还要学会学习(learn to learn),因此,拔得头筹,也合情合理。我们保守估计,我国内地如果选择发达地区的十个城市学生去参赛,包揽前十名,难度并不大。

我们并不否认这一测试所展现的内地学生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这其实是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特长班、培训班)以及学生合力取得的成果。内地学生起早贪黑地学习,双休日不在补课,就在去补课的路上,假如还难以获得优秀的表现,也太对不起自己的付出了。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测试,反映的仍旧是知识教育的成果,更确切地说,是应试教育的成就。学生的创新力如何,想像力如何,身体素质如何,有何个性、兴趣与特长,并不在测试范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有报道说,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2007年公布的一项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荷兰、丹麦和德国排在世界前三。韩国排在第24位,亚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亚洲第二。中国排在第32位,亚洲第三。

也就是说,在知识教育之外的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我国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实践表明,个性、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一个受教育者真正能成才、取得卓越成就的根本。

如何看待这一测试成绩,将检验政府部门对发展教育的态度。过去10年的教育发展,纵有媒体一再批评义务教育中的择校热、农村教育薄弱、应试教育扼杀学生个性、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与功利化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严重问题,教育部门官员的基本判断仍然是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云云。

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教育领先,我们当然不必妄自菲薄,而可总结其中好的做法,加以推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与国际比较中,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注意到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应试教育倾向问题,在最近启动的改革试点中,确定了“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改革任务。因此,思考怎样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参与实践,这应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当下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