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老人幸福指数为何不高?
作者: 徐明 | 发布时间: 2010/12/1 9:42:57 | 235次浏览
养老院老人幸福指数为何不高?
活动少,生活单调
面前是宽约5米的小巷,对面是低矮的蓝灰色旧房,墙角堆放着一堆刚刚淋过雨的建筑垃圾,一股浓黑的污水正源源不断地从中流出。5月18日,北京市西城区某敬老院门口,68岁的姚金海 (化名)正坐在板凳上,呆呆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吃饭、睡觉,没事了就在这里坐着,坐烦了就起来到巷子里站一会,然后再回来接着坐着。”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姚金海的描述简单而无奈。
据了解,姚金海所在的敬老院建筑面积共计240平方米,现有老人约30位。虽然5年前该院投入大量资金添置了一批电器设备,增加了通风系统,使老人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面积及周围环境限制,目前该院娱乐设施尚不够完善,仅能提供的是扑克和麻将。 “但这些娱乐方式有的老人不喜欢,我们虽着急但也没办法。”该院工作人员刘丹英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中发现,有着类似情况的敬老院还有很多。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养老院中有相当部分娱乐设施不够完善,电视、VCD、电脑等常见娱乐设施尚不能普及,仅有的娱乐工具也多为麻将、象棋等。 “机构养老生活的环境和提供的服务如果达不到部分老人的期望,就会使他们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影响到心情和幸福感。”北京大学老年学所副所长、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分析。
儿孙远,难享天伦
虽然没有普通敬老院老人的无聊之苦,但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的敬老院老人的生活并非尽如人意。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娱乐设施较多,服务周到,但对家的思念仍在时刻困扰着众多老人。“说实话,在这里生活确实不错,吃饭、洗衣不用操心,周围还有很多人聊天。”在北京市延庆县光荣院,78岁的刘淑珍告诉记者。
虽然对养老院的服务很满意,但一提起家人,刘淑珍的眼泪还是不停地往下流: “来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啊!孩子们太忙了,我不想拖累他们。”据了解,2006年老伴去世后,由于儿子、儿媳工作太忙,刘淑珍一个人在家里很是无聊,主动申请来到了养老院。
虽然在养老院内得到了细心照料,但刘淑珍的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人。 “天天想她儿子和孙子,一想起来就落泪,不停地念叨儿子的身体咋样了,孙子学习好不好。”刘淑珍的同屋、80岁的纪二凤介绍: “平常我们聊天时,都尽量不说这些话题。”
针对老人入住养老院问题,《东南快报》曾在福州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0%的老人不愿住进养老院,原因是因为他们要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同时超过70%的老人表示若家庭不和睦会考虑进养老院。
这一调查结果和中国社科院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伊密的观点十分吻合。她认为,家的感觉是任何一个养老机构都不能给予的,很多老年人是因为不能照顾自己同时又不愿给子女添麻烦,无奈之下才作出去养老院的决定。 “但离开家并不代表对家就没有了牵挂,他们的心仍旧留在了家里。”
差异大,相处困难
由于房屋所限,姚金海所在的养老院规定必须3个老人合住一个房间,这一点让姚金海很不适应。 “面积就10来平方米,却住了3个人,生活起来太不方便了。”
让姚金海产生抱怨情绪的还不仅仅是均摊面积的狭小。 “一个屋里,有的喜欢早睡,有的却习惯晚睡;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就爱安静。为这些天天吵闹,你说这关系怎么协调?”不仅如此,据姚金海介绍,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中有一部分是家中子女无法忍受老人的乖戾,无奈中将其送进养老院的。这些老人入住养老院后仍旧 “本性不改”,使老人们关系十分紧张。
“养老机构是一个比私人居家更为复杂的集体生活场所,老年人需要一次 ‘再社会化’,需要学习、适应和接受养老机构的规范和人际关系。但老年人的个性、认知往往已经固化,适应能力退化。”穆光宗告诉记者:“如此导致他们无法适应环境,难以与周围人处好关系。”
“一刀切”的居住方式让老人们关系难处,差异化的管理方式同样问题不少。记者发现,为满足老人的不同要求,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都实行了差异化的管理和服务办法。 “我们这里有三人间、双人间和单间,区别只是价位上的不同。”北京市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朱丽丽告诉记者。
如此办法同样导致问题大量出现。北京市崇文区陶然亭街道养老院老人封致敏告诉记者,很多时候,老年之间也会相互攀比,同一家养老院提供的差异服务,会让部分经济状况较差的老人产生失落心理。 “你和别人合住一个房间,还有人却单独享受一个单间,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平和心态的人并不太多。”(摘自5月26日《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