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昼夜平分,老传统“3吃5做”不能忘,日子越过越顺
作者: 无 | 发布时间: 2021/3/19 9:10:22 | 201次浏览
春分时节正处于春季的一半时分,所以古人对“春分”节气名称的由来是这样解释的:“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在农耕文明时代,天文气候现象的变化对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春分也十分受民间重视,它不仅是个节气,也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与之相伴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规矩需要人们去遵守,今天和大家分享春分节气的习俗,牢记“吃3样做5事”,避邪祈福,一年顺顺当当。#春分#
“吃3样”
吃春菜
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京津一带的春菜一般是指野苋菜的一种,叫春碧蒿。到了现代,吃春菜则演化为一种养生的讲究,指的是吃春季的时令蔬菜。春菜主要有苋菜、香椿、春笋、韭菜、荠菜等,因为春分是各种植物萌生嫩芽的大好时节,这些时令蔬菜不但鲜美可口,而且都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
吃驴打滚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有“春分吃豆面糕(驴打滚),避邪祈福”的讲究。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豆沙馅卷起来,切成小块。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层次分明,豆香馅甜,入口绵软,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吃太阳糕
“太阳糕,步步高”。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请”吃太阳糕。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寓意“太阳高”。这种“太阳糕”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不但“太阳糕”的寓意美好,而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也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理念。
“做5事”
竖蛋
“春分竖蛋”这项习俗据称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出现,有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民间还有“春分日,竖鸡蛋,年年今天更灿烂”的俗语,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听闻能把鸡蛋竖起来,这一年就有好运。
送春牛
到了春分,人们便会制作出“春牛图”,每家每户互相送春牛图,而这里所谓的春牛图,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
粘雀子嘴
春分还有一个习俗是捏"雀子嘴",春分这天一些地方的农民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希望避免麻雀来破坏庄稼。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各自扫祭,最后各家扫祭。
放风筝
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 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候。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表达对新春新年的祈盼。另外,趁春季莺飞草长的大好时节,到空气新鲜的郊外放放风筝,沐浴在融融的春光里,对身心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