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
网站首页>望远镜>>社教论坛>>阅览文章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作者: 陈荣宝 | 发布时间: 2010/11/5 15:05:16 | 396次浏览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陈荣宝

[摘 要]本文是笔者通过学习现代社区教育理论后所产生的新认识,对社区教育进行的更深层的思考与探索,并将这种认识结合运用到社区教育实践中。文中着重从贴近形势,提升社区教育理念;完善网络,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创新形式,增强社区教育引力;强化实验,解决社区教育问题等对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开拓社区教育的新思路,创新社区教育方法,深化社区教育内容。

[关键词]社区教育理念 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形式 终身教育体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社区教育是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通向学习化社会的桥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那么,如何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笔者以为农村的社区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付诸实践。

一、贴近形势,提升社区教育理念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新《教育规划纲要》多处谈到终身教育,其第八章以663字的篇幅明确了继续教育的发展任务,为社区教育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重心不断下移,街道面临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农民转性的新形势,逐步形成了社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混杂、老年人增多、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属地管理人员增多、外来人员高度集居而素质偏低的新格局。农民转为居民需要提高素质,下岗失业人员转岗需要就业培训,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丰富,新市民整体素质需要提高等等。面对社区居民的需求,我们必须意识到,只有经济发展的社会是不完全的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还需要不断满足全社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此,社区教育要确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更新观念、倡导学习,想学就学、学想所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注重把开展社区教育与推进本地区和谐文明结合起来,与突破街道(社区)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提高市民的文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推进各类人群、各个层次人员的不断学习和进步。

二、 完善网络,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要在完善社区培训学院、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市民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工作网络的同时,还应致力于横向的沟通协调,通过条块结合,最大限度的开发、整合、利用社区内优质教育资源。

1、 完善硬件资源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区、街道要创建设施一流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各村(社区)要建立能满足市民学校需求的市民学校,从而融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培训、职工培训、失地农民培训等等多种教育培训功能于一体,开展社区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的学习平台,为周边地区居民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务。

2、 优化人力资源

加快社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一项群众性的自我教育活动,是一项公益事业,必须要有一支热心社区教育,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强大支柱和坚强后盾。因此要组建一支教学水平较高、深受学员欢迎的教师队伍,成立由名教师、名医生、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聘请教授、专家、名流担任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建立“讲师团”专家库,同时加强对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形成一支有知识、有能力、有特长的特色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经常深入社区讲课,以普及科学文化为已任,以自己切身体会、亲身经历传播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3、整合学校资源

开展学校、社区的双向开放与合作,学校为社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协助社区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形成社区和学校联动机制;通过签订《学校与社区和谐互进开放协议》,学校的资源定期向持有“终身学习绿卡”的居民开放。

4、开发个性资源

所谓个性资源是指本乡本土的地域特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及农家风情、民间艺术、名人轶事、文化现象等。这类资源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显著的地方特色。

社区教育在协调、整合、开拓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的同时,在协调社区内各单位、整合辖区内各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社区教育专职部门要充分开拓各类教育资源,盘活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深入挖掘社区的个性教育资源。通过挖掘提炼加工乡土个性资源,探索富有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乡土课程资源,渗透到社区教育培训之中,形成具有示范推广的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三、 创新形式,增强社区教育引力

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采取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形式为街道的政治宣传活动、文体休闲活动、科普读书活动和青少年学生的校外德育教育活动架桥铺路,精细组织和优质服务,将其打造成社区工作不可或缺的阵地。

1、贴近“三农”,彰显社区教育地方特色。树立大培训理念,重点抓好面广量大、受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弱势群体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员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开展党员干部素质和业务知识培训,邀请省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如纪委、检察院等领导讲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请市建设局、规划局及资产运作专家培训,转变发展理念;请法律专家讲授《劳动法》《物权法》,提升法制意识。特别注重根据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聘请市讲师团进行授课,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提高生产工作技能及生活常识、德法常识、科普下乡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菜单式培训,努力形成自己的社区教育特色。

2、创新活力,组织社区文化教育活动。配合我区搞好每年一度的“春季社区之声”、“夏季纳凉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协助街道营造慈善文化氛围,举行募集扶贫帮困资金启动仪式、“光荣业主、爱心使者暨百名业主爱心助学捐赠仪式”等慈善公益活动;组建社区居民文艺宣传队、老年腰鼓队、少年武术队等等,以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融教育于活动之中,让社区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3、关注少儿,加强未成年人法纪教育。以学校、社区为主阵地,由街道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派出所等单位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尤其要注重每年寒暑假对青少年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放假不放学,离家不离教,开展登山、游泳、电脑绘画、小记者等知识素质培训,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当地交警、派出所、法院(庭)等开展文明交通、法制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

4、树立典型,促进社区教育开花结果。实践告诉我们:社区教育的发展完善,要不断发现典型,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广普及。每年或每阶段确定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围绕“树形象、办实事、讲绩效、促发展、出亮点”,不断弘扬正面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组织广大居民参观新城建设、市场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成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座谈会,将发展前景、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向广大居民通报,激发他们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好地投身于建设和发展的热潮中。

为了提高社区教育水平,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总结经验,每年组织两次以上市民座谈会,旨在征求对社区教育的意见,不断提升社区教育质量。以研讨会、现场会、演讲会等形式树立典型,广泛宣传。为调动市民学习的积极性,还应召开街道及以上社区教育年度表彰大会,对先进社区教育工作者及各类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促进社区教育在全社会开花结果。

四、强化实验,解决社区教育问题

社区教育在农村刚刚起步,在发展中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要强化对社区教育的实验研究,加大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和宣传力度,通过实验,调查、跟踪、分析,了解社区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对社区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加强对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宣传。

学校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要把社会作为一面镜子,竭力找寻自身的不足,发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及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学校应着力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

1、转变社区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师道尊严”,学生是“教化”的产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难得和谐。现代教育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审视,社区教育的理念应该是“服务”,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者为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提供尽可能周到细致的服务,使学习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工具、一种机制及一项共同的责任”。

2、转化社区教育目标。传统的教育目标追求的是“同一化”、“规范化”教育,将受教育者培育成“合格”的人才。现代教育应从促进“人的发展”的角度审视,社区教育的目标应追求“民主化”、“个性化”,应该尊重每个学习者对学习的选择权、自主权,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形成自身独特的生存、发展潜力,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长的人才。

3、转换社区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封闭的、僵化的教育模式,难脱教育“禁锢”的框框。现代教育从开放的大教育视野审视,社区教育更应重视职场教育、终身教育,应切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学习,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习者增长真才实学。

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进行自我审视,学校将尽快走出传统教育的泥潭,把社区教育办成促进社区成员“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学校,使其成为学习者的家园与乐园。

总之,我们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竭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观念,迸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并以此为动力,不断丰富和提升社区教育理论和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促进社区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进程,为社区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托起一片更为广阔的蓝天。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六部分(四)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八部分(一)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序言、第八章(继续教育)

4、《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成人教育的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5、《江苏省社区教育案例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6、2010年暑假朱慧局长“在江宁区教育系统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职社工作的阐述